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概述 | 第14-21页 |
·船舶污染的概念 | 第14-15页 |
·船舶污染的种类 | 第15-16页 |
·油类污染 | 第15页 |
·有毒有害货物破损污染 | 第15页 |
·船舶垃圾污染 | 第15页 |
·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 第15页 |
·船舶防污底漆污染 | 第15-16页 |
·船舶压载水携带的外来生物和病原体污染 | 第16页 |
·船舶污染的特点 | 第16-17页 |
·污染物质的多样性 | 第16页 |
·污染行为的流动性 | 第16页 |
·污染危害的持久性 | 第16-17页 |
·污染行为的侵权性 | 第17页 |
·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危害 | 第17-18页 |
·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17页 |
·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平衡 | 第17-18页 |
·损害海岸旅游环境 | 第18页 |
·危害与威胁人类健康 | 第18页 |
·我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现状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法律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33页 |
·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法律现状 | 第21-24页 |
·我国防治船舶污染的基本法律 | 第21-22页 |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第22-23页 |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23-24页 |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4-32页 |
·防治船舶污染配套法规不健全 | 第24-26页 |
·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存在弊端 | 第26-29页 |
·我国防治船舶污染的执法存在弊端 | 第29-31页 |
·我国船舶污染应急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国际及部分国家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法律借鉴 | 第33-44页 |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国际公约 | 第33-35页 |
·船舶污染的预防性公约 | 第33-35页 |
·船舶污染的损害赔偿性公约 | 第35页 |
·部分国家防治船舶污染的法律制度 | 第35-41页 |
·美国 | 第35-39页 |
·加拿大 | 第39-40页 |
·欧盟 | 第40-41页 |
·国际及部分国家防治船舶污染对我国的启示 | 第41-43页 |
·完善的油污应急反应机制 | 第41页 |
·健全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 第41-42页 |
·专业的执法队伍 | 第42页 |
·高效的综合管理模式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完善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法律制度对策 | 第44-53页 |
·完善我国防治船舶污染的配套法规 | 第44页 |
·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制度 | 第44-48页 |
·明确赔偿责任主体 | 第44-45页 |
·明确船舶污染索赔主体 | 第45-46页 |
·确定船舶污染损害的赔偿范围 | 第46-47页 |
·完善我国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基金 | 第47-48页 |
·改革我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执法体制 | 第48-50页 |
·建立一支专业的综合性海洋执法队伍 | 第49页 |
·提高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执法水平 | 第49页 |
·建立防污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 第49-50页 |
·健全我国船舶污染应急体系 | 第50-51页 |
·建立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办公室 | 第50-51页 |
·完善监测监控机制和协调联络机制 | 第51页 |
·加强防治船舶污染的国际合作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