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基本理论第11-14页
 (一)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内涵与特征第11-12页
  1. 民事公益诉讼及其原告资格的内涵第11页
  2. 民事公益诉讼及其原告资格特征第11-12页
 (二)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理依据第12-14页
  1. 传统原告适格论第12页
  2. 近现代原告适格论(扩张的原告适格论)第12页
  3. 诉的利益当事人(诉权)理论第12页
  4. 诉讼信托理论第12-14页
二、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考察第14-19页
 (一)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起源及发展第14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考察第14-15页
  1. 英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述第14页
  2. 美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述第14-15页
  3. 印度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述第15页
 (三) 大陆法系国家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考察第15-16页
  1. 德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述第15页
  2. 法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概述第15-16页
 (四) 日本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考察第16页
 (五) 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主要立法模式概括第16页
 (六) 域外民事公益诉讼代表机制概括及比较第16-17页
 (七) 对比域外两大法系民事公益诉讼的主要特征及异同第17-19页
  1. 两大法系在民事公益诉讼上有以下显著特征及不同点第17-18页
  2. 两大法系在民事公益诉讼上有以下共同点第18-19页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现状第19-26页
 (一)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司法实践现状第19-20页
  1.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司法实践的概括与总结第19-20页
  2.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的特点第20页
 (二)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现状第20-22页
  1. 主要研究成果第20-21页
  2.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的主张第21页
  3. 对传统原告适格理论研究上的突破第21-22页
 (三)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第22-23页
  1.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前立法情况第22-23页
  2.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益诉讼的立法情况第23页
 (四) 我国新修订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分析第23-26页
  1.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确立公益诉讼的重大意义第23-24页
  2.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益诉讼规定的不足第24-26页
四、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再完善举措第26-38页
 (一) 我国完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模式选择第26页
 (二)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法律层面具体设计第26-36页
  1. 扩大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第27-30页
  2. 明确界定各类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第30-32页
  3. 我国互补的多元制主体模式细化方案选择第32-35页
  4. 适当的诉权滥用限制第35-36页
 (三)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中与原告资格配套制度的完善第36-38页
  1. 受案范围应予以明确第36页
  2. 特殊的证明责任要求第36-37页
  3. 特别程序制度的确立第37页
  4. 保障性措施的确立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下一篇:刑事附带民事执行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