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概述 | 第10-18页 |
(一) 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概念 | 第10-12页 |
1. 刑事和解的概念 | 第10-11页 |
2. 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1-12页 |
(二) 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 和合文化 | 第12页 |
2. 恢复性司法 | 第12-13页 |
3. 利益共赢 | 第13页 |
(三) 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现状 | 第13-18页 |
1. 刑事和解在国外的适用状况 | 第13-14页 |
2. 我国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二、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现实探讨 | 第18-26页 |
(一) 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的主体 | 第18-20页 |
1. 检察机关的主体资格 | 第18-19页 |
2. 被害人的主体资格 | 第19页 |
3. 加害人的主体资格 | 第19-20页 |
4. 主体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 第20页 |
(二) 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和条件 | 第20-23页 |
1. 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2. 适用条件 | 第21-22页 |
3. 适用范围和条件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22-23页 |
(三) 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程序和后果 | 第23-26页 |
1. 适用程序 | 第23-24页 |
2. 适用后果 | 第24页 |
3. 对检察机关的监督 | 第24页 |
4. 适用程序和后果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三、审查起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完善途径 | 第26-32页 |
(一) 在程序主体上,要充分发挥调解机构、律师的作用 | 第26页 |
(二) 在范围和条件上,要逐步扩大刑事和解的适用 | 第26-27页 |
(三) 在程序和后果上,要健全完善配套措施 | 第27-32页 |
1. 完善和解程序 | 第27-29页 |
2. 完善配套措施 | 第29-30页 |
3. 完善监督机制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