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一、问题缘起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15页
  (一) 文献法第14页
  (二) 访谈法第14-15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一)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第15页
  (二) 教师专业化与培训机构的专业化第15-17页
 四、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第17-18页
  (二) 学习型组织理论第18-20页
 五、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0-24页
  (一)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必要性第20-22页
  (二)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可行性第22-24页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第24-34页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研究现状第24-26页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演变和类型第26-29页
  (一)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历史沿革第26-27页
  (二)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类型第27-29页
 三、我国中小学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第29-34页
  (一)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宏观布局不合理第29-31页
  (二)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微观内部机制的运行低效第31-34页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特征及定位第34-42页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基本特征第34-37页
  (一) 有自己的专业组织——培训机构协会第34-35页
  (二) 有自己的伦理规范——培训价值观第35-36页
  (三) 有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培训理论第36页
  (四) 有高度的自治权——培训自主权第36-37页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功能定位第37-42页
  (一) 引领指导中心第38-39页
  (二) 咨询服务中心第39页
  (三) 研究实践中心第39-40页
  (四) 评价反馈中心第40-42页
第四章 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个案研究:以B教师进修学院为例第42-54页
 一、B教师进修学院专业发展的具体措施第43-45页
  (一) 套餐课程第43页
  (二) 设置培训基地和教师发展示范校第43-44页
  (三) 区域联动介入式校本培训第44-45页
 二、B教师进修学院专业化进程中的经验第45-51页
  (一)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第45-46页
  (二) 营造人文氛围,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第46-47页
  (三) 加强科研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第47-49页
  (四) 创新教师培训机构管理体制,加大制度保障第49-51页
 三、B教师进修学院专业化的启示第51-54页
  (一) 培训师资力量是限制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第51-52页
  (二) 研训一体是提高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52-53页
  (三) 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是彰显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的重要表现第53-54页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专业化发展的策略探讨第54-64页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宏观建设策略第54-58页
  (一) 加强培训机构间的纵横沟通和有机整合第55-56页
  (二) 建立资格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努力培育培训市场第56-57页
  (三) 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培训机构保障机制第57-58页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微观建设策略第58-64页
  (一) 创建学习型培训机构文化,形成共同专业愿景第58-60页
  (二) 建立学、研、训专业基地,构建学习共同体第60-61页
  (三) 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和规范,搭建校际学习交流平台第61-62页
  (四) 建立教师培训人员的专业标准,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第62-64页
结语第64-65页
后记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A-level化学考试研究
下一篇:中国内地与台湾高中物理教科书难度的研究--以“电磁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