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方法与本文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 第16-17页 |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消费者行为与网络消费心理理论研究 | 第18-27页 |
·消费者行为与消费者意愿的文献研究 | 第18-22页 |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 | 第18-19页 |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模式 | 第19-21页 |
·消费者行为意愿理论综述 | 第21页 |
·消费者行为与意愿研究小结 | 第21-22页 |
·网络消费者心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2-27页 |
·网络消费者的心理特征 | 第22-24页 |
·制约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的心理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第3章 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的理论基础 | 第27-36页 |
·网络口碑理论综述 | 第27-30页 |
·口碑与网络口碑的定义 | 第27-28页 |
·网络口碑和传统口碑的比较 | 第28-29页 |
·网络口碑的评价体系 | 第29-30页 |
·网络信任理论综述 | 第30-33页 |
·网络信任提出的背景 | 第30-31页 |
·网络信任的定义 | 第31-32页 |
·网络信任的测量维度 | 第32-33页 |
·感知的网络风险理论综述 | 第33-36页 |
·感知的网络风险提出的背景 | 第33-34页 |
·感知的网络风险的定义 | 第34页 |
·感知的网络风险的测量维度 | 第34-36页 |
第4章 影响网络购买意愿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设计 | 第36-43页 |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36-39页 |
·研究模型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本文的研究模型 | 第36-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变量测量的方法 | 第39-41页 |
·问卷的设计 | 第41-42页 |
·数据分析方法概述 | 第42-43页 |
第5章 影响网络购买意愿的相关因素的数据与分析 | 第43-56页 |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43-44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页 |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4-47页 |
·样本的信度分析 | 第44-45页 |
·样本的效度分析 | 第45-47页 |
·模型假设检验与相关分析 | 第47-51页 |
·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的相关关系 | 第48页 |
·网络口碑与网络信任的相关关系 | 第48-49页 |
·网络口碑与感知风险的相关关系 | 第49-50页 |
·网络信任与购买意愿的相关关系 | 第50页 |
·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相关关系 | 第50-51页 |
·网络口碑对购买意愿、网络信任和感知风险的回归分析 | 第51-56页 |
·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网络口碑与网络信任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53-54页 |
·网络口碑与感知风险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54-5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的展望 | 第56-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营销建议 | 第56-57页 |
·对网络口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第56-57页 |
·与消费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他们在网上购物的信任感 | 第57页 |
·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和网络安全体系,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 第57页 |
·本文的局限性和对未来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