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基本概述 | 第11-13页 |
(一) 贪污贿赂罪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轻刑化的概念及分类 | 第12-13页 |
二、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基本表现及危害性 | 第13-21页 |
(一) 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基本表现 | 第13-17页 |
1. 缓刑、免刑的适用非常宽泛 | 第13-16页 |
2. 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掌握过宽 | 第16页 |
3. 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财产刑的适用边缘化 | 第16-17页 |
(二) 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危害性 | 第17-21页 |
1. 从立法效果来看,直接违背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妨碍了刑罚目的的实现 | 第17-19页 |
2. 从司法效果来看,严重违背刑事司法政策,与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相冲突 | 第19-20页 |
3. 从社会效果来看,极大地挫伤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 | 第20-21页 |
三、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一) 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社会文化原因 | 第21-23页 |
1. 封建等级特权观念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中国“特色人情”关系的存在 | 第22-23页 |
(二) 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立法原因 | 第23-24页 |
1. 对贪污贿赂罪量刑标准规定的幅度过宽 | 第23页 |
2. 对贪污贿赂罪的刑罚设置不科学 | 第23-24页 |
(三) 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的司法原因 | 第24-26页 |
1. 检察机关收集和保全证据不力,且一审抗诉率低 | 第24-25页 |
2. 法官审判时滥用自由裁量权 | 第25-26页 |
四、贪污贿赂罪司法轻刑化现状的改进 | 第26-34页 |
(一) 刑罚观念上的转变 | 第26-27页 |
(二) 立法上的完善 | 第27-29页 |
1. 进一步细化量刑幅度 | 第27-28页 |
2. 增设对贪污贿赂罪的资格刑 | 第28页 |
3. 完善对贪污贿赂罪的财产刑 | 第28-29页 |
(三) 司法上的改进 | 第29-32页 |
1. 加大检察机关收集和保全证据的力度,提高抗诉率 | 第29-31页 |
2. 合理控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设置缓刑听证程序 | 第31-32页 |
(四) 监督体制上的完善 | 第32-34页 |
1. 完善对司法权运作过程的内外监督机制 | 第32页 |
2. 加强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