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行为失范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导论 | 第8-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制度概述 | 第15-24页 |
(一) 城市房屋拆迁的内涵 | 第15-17页 |
1. 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 城市房屋拆迁的主体 | 第15-17页 |
3. 城市房屋拆迁与城市征地拆迁 | 第17页 |
(二)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制度的发展变迁 | 第17-20页 |
1. 计划经济时期的房屋拆迁制度 | 第17-18页 |
2. 改革初期的房屋拆迁管理制度 | 第18页 |
3. 市场经济时期的房屋拆迁制度 | 第18-20页 |
(三)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管理行为 | 第20-24页 |
1.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管理的内容 | 第20页 |
2.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管理职责 | 第20-23页 |
3. 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管理的程序 | 第23-24页 |
三、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失范的现状 | 第24-33页 |
(一) 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 | 第24-27页 |
1. 政府滥用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 | 第24-25页 |
2. 政府在房屋拆迁中非法谋取利益 | 第25页 |
3. 政府对被拆迁人的行政安置和救济失效 | 第25-26页 |
4. 政府越位干预房屋拆迁评估 | 第26-27页 |
5. 政府没有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 | 第27页 |
(二) 房屋拆迁中政府失范行为的典型案例 | 第27-29页 |
1. 湖南嘉禾拆迁事件 | 第27-28页 |
2. 广州大学城征地拆迁纠纷 | 第28-29页 |
3. 重庆九龙坡拆迁事件 | 第29页 |
(三) 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失范的后果和危害 | 第29-33页 |
1. 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 第29-30页 |
2. 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造成悲剧发生 | 第30-31页 |
3. 损害政府的形象与合法性 | 第31-33页 |
四、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一)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33-36页 |
1. 被拆迁人利益表达和权利救济机制缺失 | 第33-34页 |
2. 房屋拆迁相关的法律条例存在漏洞 | 第34-35页 |
3. 政府缺乏执行相应的房屋拆迁听证制度 | 第35页 |
4. 政府对于房屋拆迁缺乏相应的司法保障制度 | 第35-36页 |
(二) 地方政府自身的原因 | 第36-38页 |
1. 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和政府间的利益竞争驱使 | 第36-37页 |
2. 政府角色的自我认知和定位不清 | 第37-38页 |
五、城市拆迁中规范政府行为的具体对策 | 第38-43页 |
(一) 建立完整系统的拆迁补偿制度 | 第38-39页 |
1. 完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范围 | 第38页 |
2. 确定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对象 | 第38页 |
3. 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原则 | 第38-39页 |
(二) 建立公平合理的房产评估机制 | 第39-40页 |
1. 拆迁双方共同选取评估机构 | 第39页 |
2. 尽量保证评估价格接近公开的市场价 | 第39-40页 |
3. 采用市场化的评估模式 | 第40页 |
4. 灵活使用多种评估方法 | 第40页 |
5. 减少无形制约,增强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 第40页 |
(三) 完善被拆迁人的利益表达和权利救济机制 | 第40-43页 |
1. 完善被拆迁人的司法保护制度 | 第40-41页 |
2. 完善房屋拆迁听证制度 | 第41-42页 |
3. 建立和完善拆迁补偿对象的社会保障体制 | 第42-43页 |
六、结束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