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抗病毒感染特性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前言第13-20页
   ·益生菌概述第13-14页
     ·益生菌分类及功能第13页
     ·益生菌抗病毒研究进展第13-14页
   ·S 层蛋白研究现状第14-17页
     ·S-层蛋白的结构特点第14-15页
     ·S-层蛋白功能第15页
     ·S-层蛋白的黏附性第15页
     ·S-层蛋白相关研究技术第15-17页
   ·IBV 与 NDV 概述第17-18页
     ·IBV 简述第17-18页
     ·NDV 简述第18页
   ·鸡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9页
   ·材料第20-22页
     ·菌种第20页
     ·毒株第20页
     ·实验动物第20页
     ·主要试剂与材料第20-21页
     ·主要仪器第21-22页
   ·实验方法第22-29页
     ·嗜酸乳杆菌 S 层蛋白的鉴定和提取第22-23页
     ·兔抗 S 层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3-24页
     ·鸡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培养第24-25页
     ·IBV 与 NDV 的细胞毒力测定第25页
     ·嗜酸乳杆菌实验前处理第25-26页
     ·S 层蛋白对 IEC 毒力的测定第26页
     ·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抗 IBV 感染 IEC 作用研究第26-27页
     ·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抗 NDV 感染 IEC 作用研究第27页
     ·检测 S 层蛋白与牛血清白蛋白对 IBV 和 NDV 的粘附能力第27-28页
     ·S 层蛋白与牛血清白蛋白抗病毒感染 IEC第28页
     ·检测指标及方法第28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0页
   ·嗜酸乳杆菌 S 层蛋白鉴定结果第29-30页
   ·兔抗 S 层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结果第30页
   ·鸡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结果第30-33页
     ·肠组织切片第30页
     ·用刮取法获得的肠绒毛单位第30-31页
     ·肠上皮细胞的形态观察第31-32页
     ·磷酸酶染色结果第32页
     ·细胞活性检测第32-33页
   ·IBV 与 NDV 的细胞毒力测定结果第33页
   ·嗜酸乳杆菌对 IEC 毒力的测定结果第33页
     ·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第33页
     ·嗜酸乳杆菌的最大无毒剂量结果第33页
   ·S 层蛋白的细胞毒力测定结果第33页
   ·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抗 IBV 感染 IEC 作用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抗 NDV 感染 IEC 作用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S 层蛋白对 IBV 和 NDV 粘附能力实验结果第38-39页
   ·S 层蛋白与牛血清白蛋白抗病毒感染 IEC 实验结果第39-40页
4 讨论第40-45页
   ·嗜酸乳杆菌 S 层蛋白鉴定提取及抗血清的制备第40页
   ·鸡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第40-42页
     ·鸡胚日龄的选取第40-41页
     ·刮取法的特点及 IEC 细胞的纯化方法第41-42页
     ·细胞共培养的特点第42页
   ·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的抗病毒感染 IEC 的作用评价第42-45页
     ·嗜酸乳杆菌不同成分抗病毒感染 IEC 的作用分析第43页
     ·菌体成分与病毒不同顺序接触 IEC 的病毒抑制率分析第43-44页
     ·S 层蛋白粘附病毒能力与病毒抑制率作用关系的分析第44-45页
5 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蛋白浓缩物制备中膜污染模型建立及清洗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马疱疹病毒Ⅰ型TK基因启动子的定位及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