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再现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9页 |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17-21页 |
·动态范围的定义 | 第17页 |
·高动态范围图像 | 第17-18页 |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应用 | 第18-20页 |
·高动态范围图像应用中的问题 | 第20-21页 |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21-23页 |
·国内外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技术分析 | 第23-46页 |
·高动态范围图像纹理细节的映射 | 第24-43页 |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颜色映射 | 第43-46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贡献 | 第46-4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48-49页 |
第二章 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技术的背景 | 第49-70页 |
·高动态图像显示再现的相关要素 | 第49-58页 |
·光-亮度 | 第49-51页 |
·颜色 | 第51-54页 |
·动态范围对细节纹理和颜色的影响 | 第54-58页 |
·显示媒介和显示控制 | 第58-60页 |
·显示器 | 第58-59页 |
·显示控制 | 第59-60页 |
·人眼视觉系统 | 第60-69页 |
·视觉相关的人眼和大脑结构 | 第60-63页 |
·视觉灵敏度 | 第63-64页 |
·视觉阈值 | 第64-65页 |
·对比灵敏函数 | 第65-67页 |
·对比灵敏函数的亮度适应性 | 第67-68页 |
·色度对比灵敏函数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三章 颜色算法 | 第70-92页 |
·引言 | 第70页 |
·颜色恒常 | 第70-72页 |
·非线性色度适应性算法 | 第72-82页 |
·色度适应性模型 | 第72-74页 |
·新的非线性色度适应性算法 | 第74-77页 |
·测试与比较 | 第77-82页 |
·图像视觉颜色的计算模型 | 第82-91页 |
·颜色感知 | 第82-83页 |
·积分-微分双空间图像颜色计算模型 | 第83-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四章 高动态范围图像映射算法 | 第92-123页 |
·映射 | 第92-93页 |
·基于颜色视觉过程的HDR图像映射算法 | 第93-107页 |
·HDR图像成像特征 | 第93-95页 |
·色度适应性调整 | 第95-97页 |
·映射算法 | 第97-100页 |
·结果分析 | 第100-107页 |
·HDR图像的MSCSLIM映射算法 | 第107-117页 |
·MSCSLIM映射 | 第108-113页 |
·结果分析 | 第113-117页 |
·HDR图像的SCRRIM映射算法 | 第117-122页 |
·SCRRIM映射 | 第117-118页 |
·结果分析 | 第118-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五章 高动态范围图像映射算法的视觉评价 | 第123-145页 |
·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 | 第123-124页 |
·评价方法析简述 | 第124-127页 |
·HDR-VDP方法简述 | 第124-126页 |
·VIS-VDP方法测试简述 | 第126-127页 |
·数据测试分析 | 第127-143页 |
·CRT显示器上的测试 | 第127-136页 |
·LCD显示器上的测试 | 第136-143页 |
·小结 | 第143-145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6-158页 |
致谢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