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各种材料器物论文--陶、瓷、砖瓦论文

元代至明早期龙泉窑官样瓷器初考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图表目录第9-11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第一节 官窑及官样瓷器的定位第14页
  一、官窑的概念第14页
  二、官样瓷器的定位第14页
 第二节 元至明早期龙泉窑研究回顾第14-18页
  一、考古实践活动第14-17页
  二、文献及论著第17-18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8-20页
第二章 元代龙泉窑窑场形态及官样瓷器第20-36页
 第一节 元代官窑形态探究第20-21页
 第二节 元代景德镇窑官样瓷器分析第21-24页
 第三节 元代龙泉窑官样瓷器分析第24-30页
  一、祭祀用瓷第24-25页
  二、外交赏赐用瓷第25-30页
 第四节 元代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官样瓷器比较第30-34页
 第五节 关于元代龙泉窑窑场形态的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元代龙泉窑瓷器到明早期龙泉窑瓷器的过渡第36-42页
 第一节 器型及装饰方法的过渡与改变第36-39页
  一、器型方面第36-38页
  二、装饰方法方面第38-39页
 第二节 制作工艺的过渡与改变第39-42页
第四章 明早期龙泉窑窑场形态及官样瓷器第42-78页
 第一节 明早期龙泉窑窑场历史背景及形态第42-44页
 第二节 明早期龙泉窑官器与景德镇官窑器物比较第44-63页
  一、器型方面第45-48页
  二、纹饰方面第48-56页
  三、两窑器型与纹饰均相近的器物比较第56-63页
 第三节 明早期龙泉窑官器的官属特性第63-69页
  一、制瓷工艺第63-65页
  二、废品处理方式第65-66页
  三、中央政府派内官监督烧造第66页
  四、龙泉官器在宫廷的功用第66-69页
 第四节 明早期龙泉枫洞岩窑窑场性质的讨论第69-74页
  一、风格迥异的官窑器与民窑器第69-71页
  二、对枫洞岩出土“官”字款标本的讨论第71-72页
  三、并未完全垄断的官方烧造形式第72-74页
 第五节 明处州龙泉窑停止烧造官样瓷器的时间及原因第74-78页
  一、烧造时间第74-75页
  二、停烧原因第75-78页
结论第78-79页
附录一第79-82页
附录二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龚贤个案研究--兼论其画作中的黑白光影问题
下一篇:阎宗临及其中西交通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