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从山村走出来的学者——阎宗临的生平 | 第11-22页 |
第一节 家庭与早年生活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负笈欧陆 | 第13-17页 |
第三节 重回祖国 | 第17-22页 |
第二章 知己知彼之学——阎宗临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基础 | 第22-41页 |
第一节 阎宗临的欧洲文化史研究略述 | 第22-25页 |
1、为“黑暗的”中世纪正名 | 第22-23页 |
2、欧洲“精神自觉”与机械文化 | 第23-25页 |
第二节 阎宗临的法国文化史研究 | 第25-32页 |
1、专题研究 | 第26-29页 |
2、法国民族的精神 | 第29-32页 |
第三节 阎宗临的文学研究与文化抗战 | 第32-41页 |
1、阎宗临早年的文学研究 | 第32-39页 |
2、阎宗临的文化抗战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与法国大革命 | 第41-52页 |
第一节 阎宗临研究中西交通侧重“东学西渐” | 第41-42页 |
1、简述阎宗临在中法交流上所研究的问题 | 第41页 |
2、阎宗临为何要侧重研究中国对法国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中国文化对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的影响 | 第42-52页 |
1、中法两国发生关系所具备的条件 | 第42-44页 |
2、中国文化影响法国大革命 | 第44-52页 |
第四章 对传教士汉学的研究 | 第52-67页 |
第一节 对早期汉学家的研究 | 第52-55页 |
1、阎宗临的元朝中西交通研究 | 第52-55页 |
第二节 对杜赫德的研究 | 第55-64页 |
1、杜赫德其人其书 | 第55页 |
2、阎宗临关于杜赫德研究的博士论文 | 第55-64页 |
第三节 对清代传教士的研究 | 第64-67页 |
第五章 对早期国人西行的研究 | 第67-80页 |
第一节 阎宗临研究笺注的主要原因 | 第67页 |
第二节 四部笺注 | 第67-80页 |
1、《身见录》笺注 | 第68-71页 |
2、《北使记》笺注与《西使记》笺注 | 第71-74页 |
3、《佛国记》笺注 | 第74-8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评价 | 第80-91页 |
第一节 关于生平 | 第80-81页 |
第二节 阎宗临对文化的贡献 | 第81-85页 |
第三节 阎宗临作品特色 | 第85-86页 |
第四节 关于异议 | 第86-88页 |
第五节 阎宗临被重新发现的意义何在? | 第88-91页 |
附录一:阎宗临先生年谱 | 第91-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