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第13-23页 |
第一节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 第13-15页 |
一、 理想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信念的内涵 | 第14页 |
三、 理想、信念的相互关系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理想、信念的特征与功能 | 第15-19页 |
一、 理想的特征与功能 | 第15-17页 |
二、 信念的特征与功能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新形势下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 第19-23页 |
一、 理工科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19页 |
二、 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要求决定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19-20页 |
三、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决定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20页 |
四、 理想信念自身的重要性决定需要加强其教育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新形势下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调查 | 第23-37页 |
第一节 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调查 | 第23-26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二、 调查形式 | 第23页 |
三、 调查范围与对象 | 第23-24页 |
四、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当代理工科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6-37页 |
一、 当代理工科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二、 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三、 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把握好和认识好的几个关系 | 第32-37页 |
第三章 新形势下当代理工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思考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 第37-41页 |
一、 加强高校德育教育,做好理工科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 第37-38页 |
二、 大力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公益活动 | 第38页 |
三、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的繁荣发展 | 第38-39页 |
四、 加强学校学术文化和专业技术的发展,推动学术文化与技术产业成为学校经济支柱性产业 | 第39页 |
五、 深入开展对外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文化相互借鉴 | 第39-40页 |
六、 广泛开展健身活动,增强师生体质,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 | 第40页 |
七、 加强音乐的熏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 第41-45页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41页 |
二、 大力发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 第41-42页 |
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诚信教育 | 第42页 |
四、 积极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 | 第42-43页 |
五、 创建浓郁学术氛围的新校园,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