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重塑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0页
第一章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现有概念下出现的问题第10-26页
 第一节 理论缺陷第10-13页
  一、 语言模糊第10-11页
  二、 法律地位不明确第11-12页
  三、 参诉方式违背诉的原理第12-13页
 第二节 理论认识分歧较大第13-16页
  一、 在诉讼地位认识上的分歧第14-15页
  二、 在应诉权认识上的分歧第15-16页
 第三节 实践现状及学说第16-26页
  一、 实践现状第16-23页
  二、 学说第23-26页
第二章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内涵和外延第26-32页
 第一节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立法概念分析第26-29页
  一、 起源与概念第26-29页
  二、 特征与功能第29页
 第二节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外延第29-32页
第三章 国外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比较分析第32-36页
 第一节 诉讼理念不同第32-34页
 第二节 适用范围不同第34页
 第三节 法院裁量权不同第34-36页
第四章 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重新定位第36-44页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模式的三种选择第36-38页
 第二节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的重塑第38-39页
 第三节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第39-44页
  一、 对应诉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具体方案设计第40-41页
  二、 对辅助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具体方案设计第41-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民事再审的功能
下一篇:新形势下理工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