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水稻施肥重要性 | 第9页 |
·水稻氮肥施用情况 | 第9-11页 |
·氮肥利用率评价体系 | 第11-13页 |
·不设立无氮区 | 第11页 |
·氮肥产谷利用率 | 第11页 |
·氮肥干物质利用率 | 第11页 |
·设立无氮区 | 第11-12页 |
·生理利用率 | 第11页 |
·农学利用率 | 第11-12页 |
·吸收利用率 | 第12页 |
·氮肥偏生产力 | 第12-13页 |
·氮肥损失简述 | 第13页 |
·径流损失 | 第13页 |
·淋失 | 第13页 |
·硝化与反硝化损失 | 第13页 |
·氨挥发损失 | 第13页 |
·不同施氮肥对水稻的影响 | 第13-16页 |
·对元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13页 |
·对水稻生长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第13页 |
·对水稻光合荧光的影响 | 第13-14页 |
·对水稻抗病虫的影响 | 第14页 |
·对水稻生理效应的影响 | 第14页 |
·对水稻的倒伏与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施肥量对水稻产量的直接影响 | 第14-15页 |
·倒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第15页 |
·倒伏相关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对水稻的生态效应 | 第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实验地点 | 第17页 |
·实验设计 | 第17页 |
·实验供试水稻 | 第17页 |
·测定内容和方法 | 第17-21页 |
·水稻鲜重、总干物质和叶面积 | 第17页 |
·叶片光合、荧光、叶绿素含量 | 第17-18页 |
·叶片光合、荧光 | 第17-18页 |
·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18页 |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第18页 |
·叶片逆境生理测定 | 第18-19页 |
·MDA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SOD活性的测定 | 第18-19页 |
·CAT活性的测定 | 第19页 |
·POD活性的测定 | 第19页 |
·倒伏的测定 | 第19页 |
·测产及考种 | 第19-20页 |
·结果统计 | 第20-21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1-35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21-25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茎鲜重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叶面积影响 | 第24-25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光合、荧光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片荧光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SPAD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第29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片逆境表现的影响 | 第29-32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片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片SOD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片CAT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叶片POD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倒伏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4、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