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多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大豆多糖 | 第12-13页 |
·大豆多糖的生理活性功能 | 第12页 |
·大豆多糖的其他功能特性 | 第12-13页 |
·活性炭 | 第13页 |
·流化床 | 第13-14页 |
·番茄红素 | 第14-15页 |
·大豆卵磷脂 | 第15-16页 |
·叶黄素 | 第16-17页 |
·微胶囊 | 第17-19页 |
·微胶囊化的作用 | 第17页 |
·微胶囊的结构组成 | 第17-19页 |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19页 |
·喷雾干燥 | 第19-22页 |
·喷雾干燥的原理及工艺流程 | 第19-20页 |
·喷雾干燥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 第20-21页 |
·喷雾干燥的影响因素和物料干燥阶段 | 第21-22页 |
·葡萄糖醛酸 | 第22-23页 |
·葡萄糖醛酸的作用及发展 | 第22-23页 |
·葡萄糖醛酸生产尾气的污染 | 第23页 |
·葡萄糖醛酸生产废液的有机物污染 | 第23页 |
·葡萄糖醛酸生产废液的酸污染 | 第23页 |
·基因工程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大豆多糖的脱色 | 第26-42页 |
·前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试剂 | 第26-27页 |
·设备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树脂脱色 | 第27-30页 |
·糖用颗粒活性炭(40-60目)的筛选 | 第30页 |
·糖损失率的测定(DNS法) | 第30-31页 |
·活性炭对大豆多糖溶液进行脱色 | 第31-32页 |
·流化床对大豆多糖溶液进行脱色 | 第32-33页 |
·粒径对活性炭脱色的影响 | 第3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树脂对大豆多糖溶液的脱色 | 第33-35页 |
·活性炭的选取 | 第35页 |
·活性炭脱色性能的研究 | 第35-39页 |
·流化床对大豆多糖溶液进行脱色 | 第39-40页 |
·活性炭粒径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大豆多糖功能性微胶囊 | 第42-54页 |
·前言 | 第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试剂 | 第42-43页 |
·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50页 |
·微胶囊化产率的测定 | 第43页 |
·卵磷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43-44页 |
·卵磷脂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的测定 | 第44-46页 |
·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 | 第46页 |
·叶黄素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的测定 | 第46-48页 |
·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制备 | 第48页 |
·番茄红素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的测定 | 第48-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卵磷脂微胶囊 | 第50-51页 |
·叶黄素微胶囊 | 第51-52页 |
·番茄红素微胶囊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葡萄糖醛酸废液综合利用 | 第54-74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试剂 | 第55页 |
·设备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65页 |
·葡萄糖醛酸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56-61页 |
·废液中葡萄糖醛酸内酯的回收 | 第61-62页 |
·葡萄糖醛酸废液的化学法处理 | 第62-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葡萄糖醛酸废液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65-66页 |
·废液中葡萄糖醛酸内酯的回收 | 第66页 |
·葡萄糖醛酸废液的化学法处理 | 第66-72页 |
·葡萄糖醛酸废液水解秸秆并发酵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葡萄糖醛酸生物法合成 | 第74-84页 |
·前言 | 第74-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7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75页 |
·工具酶和试剂盒 | 第75-76页 |
·实验试剂 | 第76页 |
·实验设备 | 第76-77页 |
·培养基及其他溶剂配方 | 第77页 |
·实验方法 | 第77-82页 |
·兽疫链球菌的筛选 | 第77-78页 |
·基因组的提取 | 第78页 |
·PCR引物的设计 | 第78-79页 |
·PCR法扩增兽疫链球菌的hasB片段 | 第79页 |
·电泳检测hasB片段 | 第79页 |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79-80页 |
·连接和转化 | 第80-81页 |
·阳性菌落的筛选 | 第81页 |
·质粒的提取 | 第81页 |
·测序鉴定hasB基因 | 第81-8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2-83页 |
·兽疫链球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82页 |
·hasB片段的PCR扩增结果 | 第82-83页 |
·测序结果 | 第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93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