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违背、情感承诺对知识型员工反生产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关键术语的界定 | 第12-13页 |
·心理契约违背 | 第12页 |
·情感承诺 | 第12页 |
·反生产行为 | 第12页 |
·中国人现代性 | 第12-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知识型员工 | 第13-15页 |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13-14页 |
·知识型员工的作用 | 第14-15页 |
·心理契约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心理契约的概念与特点 | 第15-16页 |
·心理契约的内容与维度 | 第16-17页 |
·心理契约的测量 | 第17页 |
·心理契约的违背 | 第17-20页 |
·情感承诺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情感承诺的内涵 | 第20-21页 |
·情感承诺的实证研究 | 第21页 |
·情感承诺的测量 | 第21-22页 |
·反生产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反生产行为的概念 | 第22页 |
·反生产行为的结构 | 第22-23页 |
·反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反生产行为的结果变量 | 第23-24页 |
·反生产行为的测量 | 第24页 |
·知识型员工的反生产行为 | 第24-25页 |
·反生产行为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25-26页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26-30页 |
·理论模型 | 第26-28页 |
·心理契约违背与反生产行为 | 第26页 |
·心理契约违背与情感承诺 | 第26页 |
·情感承诺与反生产行为 | 第26-27页 |
·中国人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第4章 研究变量与研究设计 | 第30-34页 |
·研究变量 | 第30-31页 |
·心理契约违背的变量设计 | 第30页 |
·情感承诺的变量设计 | 第30页 |
·反生产行为的变量设计 | 第30-31页 |
·中国人现代性的变量设计 | 第31页 |
·研究设计 | 第31-34页 |
·研究被试 | 第31页 |
·研究采用的方法 | 第31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31-34页 |
第5章 实证检验与数据分析 | 第34-46页 |
·人口统计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40页 |
·变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 第35-37页 |
·背景变量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分析 | 第37-40页 |
·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0-43页 |
·中国人现代性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43-44页 |
·假设检验小结 | 第44-46页 |
第6章 实证结果与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检验结果 | 第46页 |
·结论分析 | 第46-48页 |
·背景变量在各研究变量上的分析 | 第46-47页 |
·情感承诺的中介效应 | 第47-48页 |
·中国人现代性的调节效应 | 第48页 |
·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