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9-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框架 | 第16-17页 |
| ·创新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农户金融抑制及福利损失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 ·金融抑制理论 | 第19-20页 |
| ·金融深化理论 | 第20页 |
| ·金融约束理论 | 第20-21页 |
| ·金融抑制对福利损失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农村金融理论 | 第22-24页 |
|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22-23页 |
|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23页 |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3-24页 |
|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4-26页 |
| ·舒尔茨-波普金命题 | 第24页 |
| ·生存命题 | 第24-25页 |
| ·黄氏小农命题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陕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描述与分析 | 第26-42页 |
| ·陕西省农户金融需求现状描述及分析 | 第26-29页 |
| ·贷款满足程度 | 第26页 |
| ·借款途径 | 第26-27页 |
| ·借款期限 | 第27页 |
| ·借款用途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陕西地区农村金融市场概况 | 第29-42页 |
| ·陕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分析 | 第29-32页 |
| ·陕西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 第32-42页 |
| 第四章 陕西金融抑制及福利损失实证分析 | 第42-51页 |
| ·调查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 第42-43页 |
| ·信贷配给模型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biprobit模型 | 第43-44页 |
| ·实证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44-46页 |
| ·配给效应模型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 ·平均处理效应模型 | 第46-47页 |
| ·match模型 | 第47-48页 |
| ·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 第48-51页 |
| 第五章 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农户福利水平的策略选择和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 ·消除陕西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户福利水平的策略选择 | 第51页 |
| ·消除金融抑制、提高农户福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 第51-53页 |
| ·扩大金融需求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