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境旅游流网与空间场效应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以往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 ·国内旅游流网络及空间效应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旅游流空间场效应评述 | 第10-11页 |
| ·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 ·社会网络理论 | 第11-12页 |
| ·场与空间理论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入境旅游流空间网络分析 | 第14-26页 |
| ·中心度 | 第14-17页 |
| ·节点度中心性 | 第14-15页 |
| ·节点紧密中心性 | 第15页 |
| ·节点中间中心性 | 第15页 |
| ·旅游节点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 ·系统中心性 | 第17-19页 |
| ·中心性的相关性 | 第17-19页 |
| ·系统中心性分析 | 第19页 |
| ·核心-边缘分析 | 第19-22页 |
| ·模型构建 | 第19-20页 |
| ·模型指标 | 第20页 |
| ·旅游流流量和流向关系 | 第20-21页 |
| ·我国入境旅游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 第21-22页 |
| ·凝聚力 | 第22-23页 |
| ·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变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入境旅游流网空间场效应分析 | 第26-42页 |
| ·场效应的时间变化 | 第26-29页 |
| ·转移态指数 | 第26-28页 |
| ·旅游流年度变动指数 | 第28-29页 |
| ·场效应的空间变化 | 第29-33页 |
| ·中转指数 | 第29-30页 |
| ·转移密度指数 | 第30-33页 |
| ·场效应的时空变化 | 第33-42页 |
| ·北京市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实证分析 | 第33-36页 |
| ·上海市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实证分析 | 第36-38页 |
| ·广东省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实证分析 | 第38-41页 |
| ·三大地区的总体差异和空间分异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入境旅游流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 第42-50页 |
| ·影响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因素识别前提假设 | 第42页 |
| ·影响入境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因素识别模式 | 第42-44页 |
| ·要素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 ·关联分析:构建影响因子的邻接矩阵 | 第43-44页 |
| ·矩阵分析:识别影响因子的关键要素 | 第44页 |
| ·我国入境旅游流影响因素的识别过程 | 第44-48页 |
| ·测试要素之间的亲密度 | 第44-45页 |
| ·测试影响因素之间的介数 | 第45-46页 |
| ·测试影响因素之间的中心度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