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6页
 (一)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0-15页
 (二)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5页
 (三) 本论文研究的问题第15-16页
 (四)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方法第16页
二、 文献综述第16-2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三) “支架式教学”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综评第19-20页
三、 本论文研究的基础第20-30页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2页
  1、 “支架”的定义第20页
  2、 “支架式”教学的定义第20-22页
  3、 教学模式的定义第22页
 (二) “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步骤第22-23页
 (三) 数学支架式教学原则第23-25页
  1、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第23-24页
  2、 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第24-25页
  3、 教学设计“情境化”原则第25页
 (四) 数学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25-30页
  1、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im)第25-26页
  2、 “最近发展区”理论(ZPD)第26-27页
  3、 “再创造”教学理论第27-29页
  4、 “从做中学”理论(Learning by doing)第29-30页
四、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第30-55页
 (一) 教学过程中“最近发展区”的构建第30-33页
  1、 在教学中寻找、确立“最近发展区”第30-32页
  2、 利用“最近发展区”创设认知不平衡,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32-33页
  3、 利用思考题,创设“最近发展区”,衔接上、下节教学内容第33页
 (二)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 “脚手架”的构建第33-38页
  1、 重视脚手架的搭建第33-34页
  2、 根据学生的数学和生活知识搭建“脚手架”第34-36页
  3、 构建情感支架第36-37页
  4、 构建能力迁移支架第37页
  5、 通过学生的“个人体验、自主参与”来“搭建脚手架”第37-38页
 (三)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问题情境”的构建第38-41页
  1、 营造“攀阶梯”状的“问题情景”第38-40页
  2、构建生活实际 “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发现问题第40页
  3 、以数学游戏和数学史创设趣味的问题情景第40-41页
 (四) 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程序第41页
 (五)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应用案例分析第41-55页
  1、 教学案例 1:字母能表示什么第42-46页
  2、 教学案例 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第46-52页
  3 、案例分析 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52-55页
五、 研究结果讨论及教学建议第55-66页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基础第55页
 (二) 支架式数学教学的研究设计第55-58页
  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阶段考试成绩数据统计分析第55-57页
  2、 问卷调查分析第57-58页
 (三) 支架式数学教学模式教学研究结论第58-62页
  1、 实现了“教师能动指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现代教育理念第59-60页
  2、 学生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成绩第60页
  3、 数学教师素质相辅相成的提高第60-61页
  4、 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多种数学能力第61-62页
 (四) 教学建议第62-65页
  1、 教师要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第62-63页
  2、 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支架的设置者第63-64页
  3、 支架的搭建必须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第64页
  4、 教学的过程不能忽视师生间共同的活动第64-65页
 (五) 研究的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一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支持的中小学校本培训设计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高一数学学案设计与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以XX市八中“学案导学”课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