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 第2章 生涯发展辅导理论概述 | 第20-30页 |
| ·生涯发展辅导相关名词界定 | 第20-23页 |
| ·生涯 | 第20-21页 |
| ·生涯发展 | 第21-22页 |
| ·生涯发展辅导与就业指导、职业指导三者辨析 | 第22-23页 |
| ·国外生涯发展辅导理论 | 第23-26页 |
| ·美国高校生涯发展辅导 | 第23-25页 |
| ·英国高校生涯发展辅导 | 第25页 |
| ·日本高校生涯发展辅导 | 第25-26页 |
| ·台湾、香港地区生涯发展辅导 | 第26-27页 |
| ·生涯发展辅导理论的启示 | 第27-30页 |
| 第3章 高职院校现行生涯发展辅导状况分析 | 第30-45页 |
| ·高职院校学生生涯发展认知现状调查 | 第30-37页 |
| ·调查目的 | 第30页 |
| ·调查方法及内容 | 第30页 |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7页 |
| ·高职院校现行生涯发展辅导方式存在的不足 | 第37-43页 |
| ·生涯发展辅导理论缺乏 | 第37-38页 |
| ·生涯辅导体制不健全 | 第38-40页 |
| ·生涯辅导内容过窄、缺乏连续性 | 第40-42页 |
| ·生涯辅导缺乏家庭、社会合作 | 第42-43页 |
| ·改革高职院校现行生涯发展辅导机构设置与职能的意义 | 第43-45页 |
| 第4章 高职院校学生生涯发展辅导体系的构建 | 第45-64页 |
| ·目标体系 | 第45-51页 |
| ·拓宽生涯发展辅导的内涵和外延 | 第46-47页 |
| ·以培养学生自我概念为中心 | 第47-49页 |
| ·常规辅导与特殊辅导相结合 | 第49-50页 |
|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涯发展辅导相结合 | 第50-51页 |
| ·组织体系 | 第51-56页 |
| ·现有学生生涯辅导部门职能分析 | 第52-53页 |
| ·构建专业化生涯发展辅导机构 | 第53-56页 |
| ·内容体系 | 第56-62页 |
| ·教学实践规范化 | 第56-58页 |
| ·师资队伍专业化 | 第58-60页 |
| ·辅导主体多元化 | 第60-62页 |
| ·评估体系 | 第62-64页 |
| ·阶段评估与全程评估相结合 | 第62-63页 |
| ·专业测评量表评估与生涯发展辅导教师评估相结合 | 第63-64页 |
| 结语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附录 A 高职院校学生生涯发展认知调查问卷 | 第70-72页 |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