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研究“选调生”培养问题的理论前提 | 第10-18页 |
一、“选调生”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 定义 | 第10页 |
(二) 选拔条件 | 第10页 |
(三) 选调生与公务员的区别与联系 | 第10-12页 |
二、研究“选调生”培养问题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一)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基本内涵 | 第12页 |
(二)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发展脉络 | 第12-14页 |
三、“选调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 第14-18页 |
(一) 开辟了基层培养党政后备人才的新道路 | 第14页 |
(二) 保障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人才的需求 | 第14-16页 |
(三) 找到了缓解大学生严峻就业压力的新平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制约“选调生”培养的因素分析 | 第18-25页 |
一、“选调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2页 |
(一) “选调生”到农村工作角色转变慢,没有身份认同感 | 第18-20页 |
(二) 工资待遇偏低,福利待遇机制尚不健全 | 第20页 |
(三) 选调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农村实际工作需要联系不大 | 第20页 |
(四) 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较大,导致工作不够尽心 | 第20-22页 |
二、“选调生”培养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2-25页 |
(一) 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还有待完善 | 第22页 |
(二) 高校宣传导向不积极 | 第22-23页 |
(三) “选调生”的个人素质制约其发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选调生”培养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25-35页 |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第25-27页 |
(一) 营造环境,为“选调生”安心工作夯实基础 | 第25页 |
(二) 强化培养,为“选调生”迅速成长搭好平台 | 第25-26页 |
(三) 健全机制,为“选调生”成才提供保障 | 第26-27页 |
二、注重学校培养教育 | 第27-30页 |
(一) 加强政策宣传引导 | 第27-28页 |
(二) 强化社会实践锻炼 | 第28-29页 |
(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第29-30页 |
(四) 试行定向招生培养机制 | 第30页 |
三、提升“选调生”个人能力素养 | 第30-33页 |
(一) 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 第30-31页 |
(二)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 第31-32页 |
(三) 大胆实践,勇于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成才 | 第32-33页 |
四、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基层工作感受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