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简介 | 第10-11页 |
·课题的选题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价研究情况概述 | 第11-13页 |
·国外应急能力评价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应急能力评价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地铁突发事件及应急体系的研究 | 第15-27页 |
·地铁突发事件的研究 | 第15-20页 |
·地铁突发事件的特点 | 第15页 |
·地铁突发事件的类型 | 第15-16页 |
·地铁突发事件的响应分级 | 第16-17页 |
·地铁突发事件的成因 | 第17-20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现状研究 | 第20-26页 |
·应急体系的内涵和目标 | 第20-21页 |
·应急体系建设的原则 | 第21-22页 |
·应急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应急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23-25页 |
·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54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 | 第27-29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27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7页 |
·构建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研究 | 第27-29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研究 | 第29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9-34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29-32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定量化分析 | 第34-45页 |
·监测预警能力指标定量确定 | 第34-36页 |
·应急响应能力指标定量确定 | 第36-40页 |
·资源保障能力指标定量确定 | 第40-43页 |
·后期处置能力指标定量确定 | 第43-45页 |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53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45-49页 |
·确定权重的步骤 | 第49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4-59页 |
·物元可拓法简介 | 第54-55页 |
·物元可拓理论对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适用性 | 第55-56页 |
·基于物元可拓法的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59-68页 |
·沈阳地铁1号线简介 | 第59页 |
·沈阳地铁1号线应急能力现状 | 第59-61页 |
·沈阳地铁1号线应急能力综合评价 | 第61-65页 |
·综合评价结果与薄弱环节分析 | 第65-66页 |
·对策措施与建议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A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72-73页 |
附录B 专家修改意见 | 第73-74页 |
附录C 权重打分表 | 第74-76页 |
附录D 指标打分表 | 第76-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沈阳地铁1号线路线图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