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国内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障碍 | 第12-17页 |
(一) 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创新 | 第12-14页 |
1. 资本重心的转移 | 第12-13页 |
2. 我国企业知识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 第13-14页 |
(二) 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困境 | 第14-15页 |
1. 知识产权产业化在实践中陷入的困境 | 第14页 |
2. 导致困境的原因 | 第14-15页 |
(三) 知识产权人融资的障碍 | 第15-17页 |
二、知识产权与信托制度相结合的必要性 | 第17-25页 |
(一) 知识产权信托概述 | 第17-19页 |
1. 信托制度的由来 | 第17页 |
2. 关于信托的定义 | 第17-19页 |
3. 知识产权与信托的结合 | 第19页 |
(二) 国外知识产权信托的情况 | 第19-22页 |
1. 美国的专利投资信托(PIT) | 第19-20页 |
2. 日本知识产权信托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 第20-22页 |
(三) 知识产权信托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1. 信托是一种专家型财产管理形式 | 第23页 |
2. 知识产权信托可以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 | 第23-24页 |
3. 信托制度可以为知识产权人获得融资 | 第24-25页 |
三、知识产权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 第25-52页 |
(一) 知识产权信托的运行机制 | 第25-27页 |
1. 签订信托合同 | 第25-26页 |
2. 进行知识产权信托登记 | 第26-27页 |
3. 信托机构对所涉知识产权进行管理 | 第27页 |
(二) 知识产权信托中的信托财产 | 第27-33页 |
1. 可以作为信托财产的知识产权范围 | 第27-28页 |
2. 作为信托财产的知识产权的归属 | 第28-31页 |
3. 作为信托财产的知识产权的特性 | 第31-33页 |
(三) 知识产权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 | 第33-50页 |
1. 委托人 | 第34-41页 |
2. 受托人 | 第41-50页 |
(四) 知识产权信托的终止 | 第50-52页 |
1. 知识产权信托终止及其事由 | 第50-51页 |
2. 知识产权信托终止的法律效力 | 第51-52页 |
四、我国知识产权信托制度的完善 | 第52-62页 |
(一) 我国知识产权信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2-55页 |
1. 我国知识产权信托的法律环境 | 第52-53页 |
2. 我国知识产权信托实务及反映的问题 | 第53-55页 |
(二) 我国知识产权信托制度之完善 | 第55-62页 |
1. 转移知识产权 | 第55-56页 |
2. 培育知识产权信托公司 | 第56-57页 |
3. 完善知识产权信托风险防范体系 | 第57页 |
4. 对知识产权信托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 第57-59页 |
5. 建立知识产权信托登记制度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