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 绪论 | 第8-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四)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8页 |
1. 新公共管理组织理论 | 第11-13页 |
2. 企业家政府理论 | 第13-15页 |
3. 服务性政府理论 | 第15-16页 |
4. 社会保障理论 | 第16-18页 |
二、 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角色分析—以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乐家湾镇为个案 | 第18-26页 |
(一)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征用概况 | 第18-19页 |
(二) 乐家湾镇土地征用现状 | 第19-23页 |
1. 征地后总体收入水平无明显提高 | 第20页 |
2. 征地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 第20-21页 |
3. 征地后住房压力偏大 | 第21-22页 |
4. 征地后其子女教育缺乏实质性保障 | 第22页 |
5. 征地后社会保障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 | 第22-23页 |
(三) 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1. 搭乘公共利益便车,滥用土地权 | 第23页 |
2. 低价征地,高价出让:政府制度性获利 | 第23-24页 |
3. 缺乏有效安置,使被征地人员处于无地、无业、无保障状态 | 第24-25页 |
4. 土地征用程序缺位,民众参与程度不够 | 第25-26页 |
5. 土地行政审批缺乏有效监督,以合法征地掩盖非法占地 | 第26页 |
三、 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一) 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错位 | 第26-28页 |
1. 地方政府直接充当了土地需求者 | 第27页 |
2. 地方政府充当了市场主体参与土地交易 | 第27页 |
3. 地方政府动用行政权力,成为土地的主宰者 | 第27-28页 |
4. 地方政府在市场交易中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 第28页 |
(二) 土地征用的内外环境导致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 | 第28-29页 |
1. 工业化、城市化的无限扩大化导致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 | 第28-29页 |
2. 地方政府过分追求地方经济利益引发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 | 第29页 |
(三) 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缺乏约束 | 第29-31页 |
四、 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完善 | 第31-41页 |
(一) 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角色定位 | 第31-32页 |
1. 地方政府作为决策者的角色 | 第31页 |
2. 地方政府作为管理者的角色 | 第31-32页 |
3. 地方政府作为监督者的角色 | 第32页 |
4. 地方政府作为服务者的角色 | 第32页 |
5. 地方政府作为协调者的角色 | 第32页 |
(二) 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 第32-36页 |
1. 对征用土地的违法违规行为理应承担法律责任 | 第33页 |
2. 对土地征用权的滥用理应承担行政责任 | 第33-34页 |
3. 对土地政策不合理理应承担政治责任 | 第34页 |
4. 对征地过程中伦理道德缺失理应承担道德责任 | 第34-35页 |
5. 对征地过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理应承担生态责任 | 第35-36页 |
(三) 完善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责任 | 第36-41页 |
1. 建立与责任型政府相适应的法律政策 | 第36-37页 |
2. 建立合理的政府考核体系 | 第37-38页 |
3. 推行政府问责制,落实土地问责制 | 第38-39页 |
4. 加强民主建设,完善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平台 | 第39-40页 |
5.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第40页 |
6. 加强土地征用的道德建设,增强政府人员的政治责任感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一 | 第47-49页 |
附录二 | 第49-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0-51页 |
感谢信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