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诉讼合意制度构建的障碍及动力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页
第一章 刑事诉讼合意制度概述第11-22页
 第一节 刑事诉讼合意制度内涵与特征第11-13页
 第二节 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3-17页
  一、利益平衡论第13-14页
  二、多元正义观第14-15页
  三、程序主体性原则第15-16页
  四、诉讼效益论第16-17页
 第三节 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表现形式第17-19页
  一、关于实体问题的合意第17页
  二、关于程序问题的合意第17-19页
 第四节 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价值第19-22页
  一、提高诉讼效率第19-20页
  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第20页
  三、避免法律适用僵化第20-21页
  四、深化诉讼民主第21页
  五、获取当事人的司法正义认同第21-22页
第二章 域外刑事诉讼合意制度考察第22-29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立法与司法第22-24页
  一、美国模式第22-23页
  二、英国模式第23-24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合意立法与司法第24-26页
  一、德国模式第24-25页
  二、意大利模式第25-26页
  三、法国模式第26页
 第三节 总结与借鉴第26-29页
  一、对于美国模式诉辩交易程序的总结第26-27页
  二、对于大陆法系诉辩交易制度的总结第27-29页
  三、构建我国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借鉴第29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诉讼合意制度实践与障碍第29-35页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与探索第29-32页
  一、中国式诉辩交易第29-30页
  二、简易程序第30-31页
  三、普通程序简化审第31-32页
 第二节 刑事诉讼合意的内在局限第32-33页
  一、合意可能导致恣意第32-33页
  二、合意的透明度较低第33页
  三、合意可能导致司法不公第33页
 第三节 刑事诉讼合意的外在障碍第33-35页
  一、刑事司法的传统理念第33-34页
  二、控辩处分权受限第34页
  三、控辩对抗失衡第34-35页
  四、刑事司法的原则限制第35页
第四章 刑事诉讼合意制度构建动力第35-38页
 第一节 刑事政策的转变第35-36页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35-36页
  二、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第36页
 第二节 司法理念的进步第36-38页
  一、权利本位意识的增强第36-37页
  二、司法民主的要求第37页
  三、程序正义理念的确立第37-38页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相关制度的完善第38页
  一、辩护制度的完善第38页
  二、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第38页
第五章 完善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思路第38-44页
 第一节 规范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8-40页
 第二节 明确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内容第40-41页
 第三节 规定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形式及效力第41-42页
 第四节 确立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审查和救济机制第42-44页
  一、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司法审查第42-43页
  二、刑事诉讼合意制度的司法救济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和解司法实践与问题研究
下一篇:共同犯罪案件另案处理程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