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证券公司风险概述 | 第9-15页 |
一、 风险的含义 | 第9页 |
二、 风险的基本分类 | 第9-10页 |
三、 证券公司风险的特征 | 第10-11页 |
四、 证券公司的风险识别 | 第11-15页 |
(一) 市场风险 | 第11-12页 |
(二) 信用风险 | 第12-13页 |
(三) 操作风险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 | 第15-32页 |
一、 中国证券公司当前的风险隐患 | 第15-21页 |
(一) 资产质量差及流动性不足 | 第15-18页 |
(二) 违规经营 | 第18-19页 |
(三) 规模偏小 | 第19-20页 |
(四) 公司治理的薄弱以及“内部人控制” | 第20-21页 |
二、 21世纪中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环境 | 第21-28页 |
(一) 市场的统一及其风险 | 第22-23页 |
(二) 市场的开放及其风险 | 第23-25页 |
(三) 市场的发展及其风险 | 第25-28页 |
三、 21世纪中国证券公司风险的新特征 | 第28-32页 |
(一) 金融国际化使中国证券公司所面对的系统风险加大 | 第28-29页 |
(二) 经济虚拟化程度提高使证券公司的风险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 | 第29-30页 |
(三)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证券公司风险的复合效应进一步放大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国外证券公司防范风险的经验与教训 | 第32-43页 |
一、 证券公司的监管环境 | 第32-34页 |
(一) 美国证券公司的监管环境 | 第32-33页 |
(二) 英国证券公司的监管环境 | 第33-34页 |
(三) 日本证券公司的监管环境 | 第34页 |
二、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4-37页 |
(一) 董事会结构 | 第35页 |
(二) 对经理层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35-36页 |
(三) 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三、 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 | 第37-39页 |
四、 科学的风险计量方法 | 第39-40页 |
五、 美林证券的风险控制 | 第40-42页 |
六、 巴林银行倒闭的教训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中国证券公司未来风险防范的探讨 | 第43-61页 |
一、 环境控制 | 第44-47页 |
(一) 增强风险意识,实施风险一报酬管理 | 第44-45页 |
(二) 倡导规范经营和理性投资,形成规范、稳健的经营风格 | 第45-46页 |
(三) 重视风险管理中人的因素 | 第46-47页 |
二、 风险控制的组织和程序 | 第47-50页 |
(一) 构建一套统一、多层次的风险控制体系 | 第47-48页 |
(二) 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控制程序 | 第48-49页 |
(三) 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9-50页 |
三、 风险防范的策略 | 第50-55页 |
(一) 扩大规模,增强抗御风险能力 | 第50-52页 |
(二) 清理不良资产,提高资本充足率 | 第52页 |
(三) 开拓海外市场,分散经营风险 | 第52-53页 |
(四) 实行扁平清算模式,强化财务监控 | 第53-55页 |
四、 风险防范的技术 | 第55-61页 |
(一) 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55-58页 |
(二) 应用IT技术,对业务实施实时监控 | 第58-6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