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其价值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志愿服务概述 | 第10-17页 |
(一) 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 第10-15页 |
1. 志愿服务的含义 | 第10-11页 |
2. 志愿服务的特征 | 第11-13页 |
3. 志愿服务的理念 | 第13-15页 |
(二) 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15-16页 |
2. 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 第16-17页 |
二、志愿服务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条件 | 第17-23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1.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7-18页 |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18-19页 |
3.“第三次分配”理论 | 第19-20页 |
(二) 现实背景 | 第20-23页 |
1. 国际宏观环境背景 | 第20-22页 |
2. 国内社会转型背景 | 第22-23页 |
三、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价值探析 | 第23-36页 |
(一) 促进志愿者的全面发展 | 第24-26页 |
1. 提升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 | 第24-25页 |
2. 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 第25-26页 |
(二) 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第26-29页 |
1. 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 第26-27页 |
2. 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 第27-28页 |
3.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第28-29页 |
(三) 促进公民社会的构建 | 第29-32页 |
1. 有利于公民社会结构模式的形成 | 第29-30页 |
2. 有利于政府与民众的相互沟通 | 第30-31页 |
3. 有利于培育公民社会伦理精神 | 第31-32页 |
(四) 志愿服务彰显巨大的文化价值 | 第32-34页 |
1. 传承历史优良文化 | 第32-33页 |
2. 弘扬当代志愿精神 | 第33页 |
3. 促进全球文化交流 | 第33-34页 |
(五) 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实现 | 第34-36页 |
1. 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 第34-35页 |
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35-36页 |
3. 创造物质财富,产出经济效益 | 第36页 |
四、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对策 | 第36-48页 |
(一) 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 | 第37-40页 |
1. 打造并宣传志愿服务品牌 | 第37-38页 |
2. 扩展并创新志愿服务项目 | 第38-39页 |
3. 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 | 第39-40页 |
(二) 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 第40-43页 |
1. 健全志愿服务立法 | 第40-41页 |
2. 注重规范化管理 | 第41-42页 |
3. 完善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三) 加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建设 | 第43-45页 |
1. 培养志愿者的现代服务理念 | 第43-44页 |
2. 培养优秀的志愿服务领导人才 | 第44页 |
3. 开展志愿者专业技能培训 | 第44-45页 |
(四) 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 第45-48页 |
1. 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 | 第45-46页 |
2.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书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