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前言 | 第6-9页 |
(一) 关于论文选题 | 第6-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一、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9-18页 |
(一) 起步期(1919-1937) | 第9-10页 |
(二) 发展期(1937-1949) | 第10页 |
(三) 兴盛期(1949-1966) | 第10-12页 |
(四) 文革期(1966-1976) | 第12-13页 |
(五) 繁荣期(1976-90 年代后) | 第13-18页 |
二、与小提琴音乐创作相关的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概况 | 第18-29页 |
(一) 中西交流 | 第18-21页 |
(二) 演奏活动 | 第21-23页 |
(三) 专业音乐教育 | 第23-26页 |
(四) 理论研究 | 第26-29页 |
三、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成因 | 第29-42页 |
(一) 社会变迁 | 第29-31页 |
(二) 政治形势 | 第31-33页 |
(三) 文化思潮 | 第33-35页 |
(四) 审美传统 | 第35-37页 |
(五) 音乐发展 | 第37-40页 |
(六) 作家个性 | 第40-42页 |
四、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思想理论根源 | 第42-51页 |
(一) 现实性 | 第42-43页 |
(二) 政治性 | 第43-44页 |
(三) 人民性 | 第44-45页 |
(四) 民族性 | 第45-48页 |
(五) 人文性 | 第48-51页 |
五、中国小提琴艺术及其音乐创作的社会文化特性与其相关问题 | 第51-65页 |
(一) 作为外来艺术 | 第51-53页 |
(二) 作为器乐艺术 | 第53-56页 |
(三) 作为主流艺术 | 第56-58页 |
(四) 作为精英(高雅)艺术 | 第58-61页 |
(五) 作为专业艺术 | 第61-65页 |
六、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现状和展望 | 第65-85页 |
(一) 创作环境 | 第65-68页 |
(二) 创作人才 | 第68-71页 |
(三) 创作观念 | 第71-76页 |
(四) 创作受众 | 第76-79页 |
(五) 创作传播 | 第79-85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致谢词 | 第87-88页 |
论文缩稿 | 第88-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