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磁性液体简介 | 第9-11页 |
·磁性液体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磁性液体的主要应用 | 第10-11页 |
·离子型二元磁性液体 | 第11-13页 |
·背景 | 第11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 | 第13-19页 |
·磁性液体常用制备方法简介 | 第13-14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制备 | 第14-17页 |
·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14页 |
·Massart法离子型ZnFe_2O_4和MnFe_2O_4磁性液体的制备 | 第14-16页 |
·自形成法离子型ZnFe_2O_4和MnFe_2O_4磁性液体的制备 | 第16-17页 |
·离子型二元磁性液体制备 | 第17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制备过程中注意事项 | 第17-18页 |
·离子型ZnFe_2O_4和MnFe_2O_4磁性液体制备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稳定性分析 | 第19-32页 |
·重力场对磁性液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微粒间相互作用研究 | 第20-26页 |
·VanderWaals相互作用 | 第20-22页 |
·静磁相互作用 | 第22-23页 |
·静电排斥作用 | 第23-25页 |
·三种作用的总和 | 第25-26页 |
·外磁场对磁性液体的作用 | 第26-31页 |
·磁性液体在梯度磁场下的作用 | 第27-31页 |
·实验现象 | 第27-30页 |
·机理分析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优化及其表征 | 第32-41页 |
·概述 | 第32页 |
·纳米磁性颗粒的EDX的表征 | 第32页 |
·纳米微粒的XRD表征 | 第32-34页 |
·XRD衍射谱 | 第32-33页 |
·由XRD计算粒径d | 第33页 |
·XRD实验结论 | 第33-34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的优化及TEM表征 | 第34-36页 |
·离心去除预团聚体和大颗粒 | 第34-35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 TEM表征 | 第35-36页 |
·磁性纳米颗粒粒径分布 | 第36-39页 |
·粒径分布理论 | 第36-37页 |
·磁性液体中微粒粒径分布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基本物理性质 | 第41-68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密度 | 第41-43页 |
·磁性液体的稀释 | 第41-42页 |
·密度测量 | 第42-43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的pH值 | 第43-44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的粘度 | 第44-46页 |
·离子型磁性液体的磁性 | 第46-59页 |
·磁化理论 | 第46-49页 |
·纳米颗粒的磁性 | 第49-50页 |
·对两种磁性纳米颗粒混合后的研究 | 第50-56页 |
·起始磁化曲线的研究 | 第50-51页 |
·矫顽力的研究 | 第51-56页 |
·离子型二元磁性液体的磁化 | 第56-59页 |
·分析 | 第59-66页 |
·磁化过程分析 | 第59-61页 |
·磁性粒径分析 | 第61页 |
·初始磁化曲线分析 | 第61-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磁致光透射研究 | 第68-81页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68-74页 |
·硬件装置 | 第68-73页 |
·软件环境 | 第73-74页 |
·光吸收理论 | 第74-75页 |
·稳定磁场下磁致光透射实验 | 第75-77页 |
·实验结果 | 第75页 |
·理论分析 | 第75-77页 |
·变化磁场下磁致光透射实验 | 第77-80页 |
·实验 | 第77-79页 |
·分析讨论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第七章 磁凝胶 | 第81-86页 |
·磁凝胶的形成 | 第81-82页 |
·磁凝胶的基本性质 | 第82-86页 |
·磁凝胶的电导率 | 第82-83页 |
·磁凝胶与温度关系 | 第83页 |
·容器形状及其大小对凝固时间的影响 | 第83页 |
·盐溶液对磁凝胶的影响 | 第83-84页 |
·混合磁凝胶的研究 | 第84页 |
·磁凝胶的磁性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结束语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情况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