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国外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内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现状第18-19页
   ·本文写作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本文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概述第21-37页
   ·可转换债券的特性、要素及价值构成第21-25页
     ·可转换债券的特性第21页
     ·可转换债券的要素第21-24页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第24-25页
   ·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市场因素第25-26页
     ·可转换债券内在因素第26-27页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介绍第27-35页
     ·可转换债券简单定价模型第27-29页
     ·可转换债券精确定价模型第29-33页
     ·两种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比较第33-35页
   ·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数值算法介绍第35-37页
第三章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设计第37-46页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存在的现实问题第37-38页
   ·构造适合我国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第38-40页
     ·基础模型的选择和介绍第38-39页
     ·模型创新第39-40页
   ·基于二叉树算法的我国可转债定价模型第40-46页
     ·二叉树数值法的简单介绍第40-42页
     ·可转债的标准二叉树模型第42-43页
     ·针对中国市场对附属条款的处理第43-46页
第四章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研究第46-72页
   ·样本选取第46-53页
   ·模型参数确定第53-58页
     ·无风险利率第53-54页
     ·信用风险溢酬第54-56页
     ·股价波动率第56-58页
     ·二叉树步数的确定第58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58-72页
     ·可转换债券价格对无风险利率的敏感性分析第58-59页
     ·可转换债券价格对波动率的敏感性分析第59-60页
     ·稀释效应对可转换债券价格的影响分析第60-61页
     ·模型估计值和实际观测值的分析第61-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8页
   ·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展望第72-74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72-73页
     ·研究展望第73-74页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一些建议第74-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贷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及波动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对股价指数波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