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 植物抗逆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植物耐盐的机理 | 第9-11页 |
·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1-13页 |
·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gutD)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酵母Na~+/H~+逆转运蛋白的分子特征与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 苜蓿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品种改良 | 第16-17页 |
·抗病性 | 第17页 |
·抗虫性 | 第17-18页 |
·抗除草剂 | 第18页 |
·抗逆性 | 第18页 |
·次生代谢 | 第18-19页 |
·植物疫苗 | 第19页 |
3 农杆菌介导 | 第19-21页 |
·农杆菌及其侵染机理 | 第19-20页 |
·农杆菌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4.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部分 GUTD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SOD2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47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方法 | 第26-36页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7页 |
·大肠杆菌gutD 基因的克隆 | 第36-41页 |
·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imbe) SOD2 基因的克隆 | 第41-47页 |
第三部分 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法的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的转化 | 第47-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4页 |
·材料 | 第47-49页 |
·方法 | 第49-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3页 |
·选择培养集中抗生素(Cef)浓度的确定 | 第54-55页 |
·选择培养集中卡那霉素(Kan)选择压的确定 | 第55-57页 |
·不同的转化方法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57-6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75页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图版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