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几种常见干扰类型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干扰的定义 | 第14-15页 |
·干扰的类型 | 第15-16页 |
·干扰的特性 | 第16-17页 |
·干扰机制 | 第17-20页 |
·采食干扰 | 第20-21页 |
·土壤干扰 | 第21-24页 |
·干扰的交互作用 | 第24-25页 |
·干扰的重要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3页 |
·实验区概况 | 第27-28页 |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野外调查 | 第28-29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9页 |
·指标计算 | 第29-31页 |
·植物生活型功能群的划分 | 第31页 |
·鼠丘不同坡位的划分 | 第31页 |
·鼠丘不同坡向的划分 | 第31页 |
·统计分析处理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48页 |
·草原毛虫的食性及空间格局 | 第33-37页 |
·引言 | 第33页 |
·草原毛虫的食性 | 第33-35页 |
·植被性状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 第35-36页 |
·草原毛虫的空间分布格局 | 第36-37页 |
·鼢鼠鼠丘不同坡位和坡向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第37-43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鼠丘坡位对植被性状的影响 | 第38-40页 |
·鼠丘坡向对植被性状的影响 | 第40-43页 |
·划破草皮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 第43-48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划破干扰梯度上植被物种组成的变化 | 第44页 |
·划破干扰梯度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第44-46页 |
·划破干扰梯度上植物功能群组成的变化 | 第46-47页 |
·划破干扰梯度上群落生产力的变化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8-54页 |
·草原毛虫幼虫的食性及其空间格局 | 第48-49页 |
·鼢鼠鼠丘不同坡位和坡向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第49-51页 |
·划破草皮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 第51-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