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结构光实物反求测量仪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反求工程技术 | 第11-15页 |
·反求工程中的立体视觉技术 | 第12-13页 |
·反求工程中的结构光测量技术 | 第13-15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测量仪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测量原理 | 第18-29页 |
·测量仪深度图像获取系统数学模型 | 第18-23页 |
·模型中的坐标系 | 第19-20页 |
·模型的测量原理 | 第20-23页 |
·不同视角测量数据的回转拼接 | 第23-27页 |
·回转拼接的基本思想 | 第24-25页 |
·回转拼接法拼接理论的建立 | 第25-27页 |
·测量仪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本章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实物反求测量仪的结构设计 | 第29-40页 |
·测量仪的硬件组成 | 第29-30页 |
·元件的选择 | 第30-36页 |
·CCD 摄像机及镜头的选择 | 第30-33页 |
·激光器的选择 | 第33-34页 |
·图像采集卡的选择 | 第34-35页 |
·其他元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测量仪的结构设计 | 第36-39页 |
·CCD 测头系统 | 第37-38页 |
·机械结构 | 第38-39页 |
·本章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实物反求测量仪的标定 | 第40-54页 |
·测量仪测头参数的标定 | 第40-45页 |
·标定模型及算法 | 第41-42页 |
·标定实验 | 第42-44页 |
·标定程序 | 第44-45页 |
·测量仪有效视区的标定 | 第45-51页 |
·有效视区模型 | 第46-47页 |
·有效视区参数的标定 | 第47-49页 |
·实验验证 | 第49-51页 |
·旋转台转轴的标定 | 第51-53页 |
·本章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图像特征信息的提取和物体空间坐标的求解 | 第54-72页 |
·图像特征信息提取概述 | 第54-55页 |
·图像特征信息提取算法实现 | 第55-67页 |
·物体轮廓的识别 | 第56-63页 |
·有效特征信息的提取 | 第63-66页 |
·算法程序 | 第66-67页 |
·空间坐标的求解 | 第67-68页 |
·多视角数据的对齐拼接处理 | 第68-71页 |
·多视角数据对齐 | 第68-69页 |
·多视角数据拼接 | 第69-71页 |
·本章 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