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的可行性分析、创新点、主要工作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6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3页 |
·特点 | 第13-14页 |
·主要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字遥爆系统功能设计及工作流程 | 第16-24页 |
·数字遥爆系统的工作方式简介 | 第16-17页 |
·数字遥爆系统的工作流程 | 第17-19页 |
·数字遥爆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 | 第19-24页 |
·帧格式设计 | 第19-21页 |
·控制命令设计 | 第21-22页 |
·语音对讲协议设计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4-32页 |
·数字遥爆系统的设计功能 | 第24页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24-27页 |
·核心器件的选取 | 第27-30页 |
·PCB 版图的绘制 | 第30页 |
·华夏盛数传电台2710 | 第30-32页 |
第四章 XC2S300E 数字逻辑设计 | 第32-50页 |
·数字逻辑设计总体介绍 | 第32页 |
·开发工具Xilinx ISE 8.1i 介绍 | 第32-33页 |
·Verilog 硬件设计语言 | 第33-34页 |
·数传电台与5509A 数据传输通路设计 | 第34-42页 |
·数传电台到5509A 通路的逻辑设计 | 第34-35页 |
·5509A 到数传电台通路的逻辑设计 | 第35-37页 |
·McBSP 传输格式介绍及接口模块 | 第37-38页 |
·UART 时序及接口模块 | 第38-39页 |
·帧头检测及数据缓冲模块 | 第39-42页 |
·5509A 并口扩展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EMIF 传输格式介绍及接口模块 | 第42-43页 |
·并口扩展模块总体设计 | 第43-45页 |
·子地址模块 | 第45页 |
·强电板辅助控制模块设计 | 第45-46页 |
·IP Core 及原语的调用 | 第46-48页 |
·IP Core 调用介绍 | 第46-47页 |
·原语的调用介绍 | 第47-48页 |
·XC2S300E 资源使用报告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基于5509A 的软件设计 | 第50-63页 |
·软件设计总体介绍 | 第50页 |
·TI DSP 集成开发环境CCS3.1 介绍 | 第50-51页 |
·遥爆控制软件设计 | 第51-54页 |
·基于CCS 的DSP 片级支持库 | 第54-55页 |
·初始化及片上存储资源分配 | 第55-56页 |
·片上外设的配置 | 第56-59页 |
·McBSP | 第56页 |
·DMA | 第56-58页 |
·EMIF | 第58-59页 |
·Timer | 第59页 |
·其他片上外设 | 第59页 |
·片外设备驱动设计 | 第59-61页 |
·AIC23 设备驱动 | 第59-61页 |
·Flash 存储器访问 | 第61页 |
·BootLoader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性能分析 | 第63-70页 |
·系统调试 | 第63-69页 |
·系统调试平台 | 第63页 |
·测试工作 | 第63-69页 |
·性能分析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附录一 PCB 图(Top Layer) | 第76-77页 |
附录二 PCB 图(Bottom Layer)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