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高速铁路简介 | 第10页 |
·道岔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简介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系统运行原理及实时监测需求分析 | 第14-18页 |
·系统运行原理 | 第14-15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5-18页 |
·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度 | 第15-16页 |
·可动心轨与翼轨的密贴度 | 第16页 |
·转辙机转换力 | 第16-17页 |
·转辙机工作电流和电压 | 第17-18页 |
3 系统的构成及软硬件选用 | 第18-29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18页 |
·LONWORKS简介及选用原因 | 第18-26页 |
·现场总线简介 | 第18页 |
·几种常用现场总线介绍 | 第18-21页 |
·LonWorks 简介 | 第21-25页 |
·LonWorks 的选用原因 | 第25-26页 |
·ARM 简介及选用原因 | 第26-27页 |
·ARM 概述 | 第26页 |
·ARM 微处理器的应用领域 | 第26页 |
·ARM 微处理器版本介绍 | 第26-27页 |
·ARM7TDMI-S 的选用原因 | 第27页 |
·LABVIEW 简介及选用原因 | 第27-29页 |
·LabVIEW 简介 | 第27-28页 |
·LabVIEW 的选用原因 | 第28-29页 |
4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9-45页 |
·FMU(FIELD MONITOR UNIT, 现场监控分机) | 第29页 |
·MPB(MAIN PROCESS BOARD,主处理板) | 第29-39页 |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 | 第29-33页 |
·外部 SRAM | 第33-34页 |
·自由拓扑智能收发器FT3150-P20 | 第34-36页 |
·自由拓扑结构 | 第36页 |
·MPB 板上为FT3150 所设三个外部存储器 | 第36-38页 |
·FT-X1 通信变压器 | 第38页 |
·LED | 第38-39页 |
·AIB(ANALOG INPUT BOARD,模拟量输入接口模块) | 第39-43页 |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 | 第39-40页 |
·输入信号 | 第40页 |
·扩展 RAM | 第40页 |
·光电隔离电路 | 第40-41页 |
·A/D 转换 | 第41-42页 |
·四位DIP 开关 | 第42页 |
·温度漂移分析 | 第42-43页 |
·I.LON 600 LONWORKS/IP 服务器 | 第43-45页 |
5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5-61页 |
·LONWORKS编程 | 第45-49页 |
·Neuron C 语言 | 第45页 |
·节点 | 第45-46页 |
·网络变量 | 第46-48页 |
·LonWorks 通信软件实现功能 | 第48页 |
·LonWorks 通信软件总体架构 | 第48-49页 |
·LABVIEW 编程 | 第49-61页 |
·LabVIEW 应用程序的构成 | 第49-51页 |
·传递数值的参数 | 第51-52页 |
·LabVIEW 的数据连线 | 第52页 |
·LabVIEW 编程逻辑简述 | 第52页 |
·程序调试 | 第52-53页 |
·系统程序设计 | 第53-61页 |
6 道岔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及测试结果 | 第61-66页 |
·传感器选用 | 第61-63页 |
·测力传感器 | 第61-62页 |
·密贴传感器 | 第62页 |
·振动传感器 | 第62-63页 |
·电参数传感器 | 第63页 |
·测试结果 | 第63-66页 |
·拉力测试结果 | 第63页 |
·密贴传感器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电参数传感器测试结果 | 第64-66页 |
7 道岔实时监测系统的工作总结和改进探讨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