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重劳动关系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 | 第9-11页 |
(一) 劳动关系的概念 | 第9页 |
(二) 传统劳动关系的单一性特征 | 第9-10页 |
(三)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 第10页 |
(四) 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律后果 | 第10-11页 |
二、对双重劳动关系的认识 | 第11-15页 |
(一) 双重劳动关系的含义 | 第11-12页 |
(二) 双重劳动关系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 第12-14页 |
(三) 双重劳动关系与劳动力派遣 | 第14-15页 |
三、双重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 | 第15-19页 |
(一) 人类经济发展促使劳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15-16页 |
(二) 劳动者权利得到重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 第16-18页 |
(三) 就业压力增大,弹性制的用工形式出现 | 第18-19页 |
四、双重劳动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五、我国双重劳动关系的种类及其评价 | 第22-25页 |
(一) 我国双重劳动关系的种类 | 第22页 |
(二) 对我国双重劳动关系的评价 | 第22-25页 |
六、法律确立双重劳动关系的意义 | 第25-28页 |
(一) 双重劳动关系在我国的现时法律地位 | 第25-26页 |
(二) 确立双重劳动关系法律地位的意义 | 第26-28页 |
七、法律承认双重劳动关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一) 双重劳动关系与竞业禁止的协调 | 第28-29页 |
(二) 对劳动者保险关系的处理 | 第29-31页 |
(三) 对双重劳动关系的工时限制 | 第31页 |
(四) 对双重劳动关系中超时加班问题的处理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