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塔座预应力结合段受力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钢—混凝土复合结构 | 第10-11页 | 
| ·复合结构分类 | 第10页 | 
| ·钢—混凝土复合结构的应用 | 第10-11页 | 
| ·钢-混结合在桥梁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 ·结合拱在桥梁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结合梁在桥梁中的应用 | 第12页 | 
| ·结合塔在桥梁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钢与混凝土的连接 | 第13-17页 | 
| ·焊接钢筋锚固式 | 第13-14页 | 
| ·PBL剪力键式 | 第14-15页 | 
| ·剪力钉体外预应力锚固式 | 第15-16页 | 
| ·外法兰预压式 | 第16-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 ·桥梁概况 | 第17页 | 
| ·主桥结构体系 | 第17-19页 | 
| ·钢架塔设计细节 | 第19-20页 | 
| ·倾斜型预压式钢—混结合段设计 | 第20-21页 | 
|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 ·本文所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钢—混凝土塔座预应力结合段模型有限元分析 | 第23-32页 | 
| ·有限元单元介绍 | 第23-24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26页 | 
| ·钢—混结合段有限元分析研究 | 第26-31页 | 
| ·结合段受力机理 | 第26-27页 | 
| ·最大轴力荷载组合 | 第27-29页 | 
| ·最大弯矩荷载组合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钢—混凝土塔座预应力结合段模型试验原理 | 第32-53页 | 
| ·材料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 第32-36页 | 
| ·钢的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 第32-33页 |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33-35页 | 
| ·螺栓连接件受力状态与破坏形态 | 第35-36页 | 
| ·模型试验原理 | 第36-52页 | 
| ·模型试验的概述 | 第36-37页 | 
| ·量纲分析 | 第37-39页 | 
| ·模型的相似理论 | 第3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四章 钢—混凝土塔座预应力结合段模型试验 | 第53-80页 |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53页 | 
| ·模型试验目的 | 第53页 | 
| ·模型设计及制作 | 第53-62页 | 
| ·模型比例 | 第53-54页 | 
| ·模型尺寸 | 第54-56页 | 
| ·测点选取及布置 | 第56-59页 | 
| ·模型施加荷载设计 | 第59-61页 | 
| ·加载实施方案 | 第61-62页 | 
| ·模型细部要求 | 第62页 | 
|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9页 | 
| ·最大轴力荷载组合作用结果 | 第63-66页 | 
| ·最大弯矩荷载组合作用结果 | 第66-69页 | 
|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 第69-72页 | 
| ·最大轴力荷载组合作用 | 第69-71页 | 
| ·最大弯矩荷载组合作用 | 第71-72页 | 
| ·破坏加载研究 | 第72-78页 | 
| ·高强螺栓握裹力估算 | 第73页 | 
| ·破坏阶段受力分析 | 第73-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