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协作AdaBoost的多特征多姿态人脸检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人脸检测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人脸检测的发展趋势第13页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3-15页
2. 人脸检测的理论基础第15-25页
   ·人脸检测的评价标准第15-16页
   ·人脸检测算法的研究难点第16-17页
   ·人脸检测技术的主要方法第17-23页
     ·基于先验知识的方法第17-19页
     ·基于统计识别的方法第19-22页
     ·各种技术方法的评价第22-23页
   ·常用的人脸检测图像库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基于 AdaBoost 的人脸检测第25-45页
   ·AdaBoost 算法概述第25-28页
   ·矩形特征及积分图第28-38页
     ·矩形特征的选取第28-32页
     ·使用积分图计算特征值第32-38页
   ·由粗到精的级联检测器结构设计第38-40页
     ·级联式结构的提出第38-39页
     ·级联的检测器结构设计第39-40页
   ·基于级联AdaBoost 分类器的人脸检测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A daBoost 人脸检测前端优化第45-60页
   ·光线补偿第45-47页
   ·颜色空间选取第47-49页
     ·色彩空间概述第47-49页
     ·几种色彩空间的比较第49页
   ·肤色分割及其后处理第49-53页
     ·肤色分割第49-52页
     ·肤色分割后处理第52-53页
   ·肤色检测第53-55页
     ·由粗到精的搜索策略第53页
     ·检测过程第53-5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5-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基于协作 AdaBoost 的多特征多姿态人脸检测第60-74页
   ·多特征融合第61-65页
     ·多特征融合的必要性第61页
     ·特征的选择第61-65页
   ·协作AdaBoost 算法第65-66页
   ·多姿态人脸检测实现第66-68页
     ·多姿态人脸检测的发展第66-68页
     ·金字塔型分类器系统结构提出第68页
   ·多特征多姿态人脸检测第68-7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第74-76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74-75页
   ·发展与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类BP网络的车牌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指纹识别预处理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