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21页 |
1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2 理论框架:管理体制与管制政策改革 | 第14-19页 |
·深化管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 | 第14-15页 |
·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及目标 | 第14页 |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运输管制与放松管制 | 第15-17页 |
·管制经济学的若干理论 | 第15-16页 |
·管制的分类与手段 | 第16页 |
·管制结构的设计 | 第16-17页 |
·管制与反垄断的关系 | 第17-19页 |
·准入和价格的管制与反垄断监管的机制之间差别 | 第17-18页 |
·对垄断企业的重建管制 | 第18-19页 |
3.当前关于我国民航体制改革的主要观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美欧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与演变 | 第21-34页 |
·美国民航管理体制发展回顾 | 第21-26页 |
·20世纪初期-20世纪70年代末(严格管制阶段) | 第21-22页 |
·1978年放松管制后-90年代初(放松管制阶段) | 第22-23页 |
·90年代-21世纪初(航空运输自由化阶段) | 第23-24页 |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发展与变革 | 第24-25页 |
·"911"事件之后的美国民航业安全管理新变化 | 第25-26页 |
·欧洲民航管理体制发展回顾 | 第26-28页 |
·欧洲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回顾 | 第26-27页 |
·欧洲民航管理机构发展 | 第27-28页 |
·美欧民航管制改革比较 | 第28-31页 |
·美欧民航体制改革的共同点 | 第28-29页 |
·美欧民航体制改革的不同之处 | 第29-31页 |
·从美欧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中应该汲取的教训和可供中国民航管制改革借鉴的经验 | 第31-34页 |
第二章 中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与现状分析 | 第34-44页 |
·中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 | 第34-37页 |
·第一阶段-航空管理的军事化(1980年以前) | 第34页 |
·第二阶段-管理体制的非军事化改革(1980-1987年) | 第34-35页 |
·第三阶段-企业化改革和放开竞争(1987-2002年) | 第35-36页 |
·第四阶段(2002年-) | 第36-37页 |
·我国民航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第37-39页 |
·当前面临的问题 | 第39-44页 |
·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中国民航内部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中国民航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中国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 第44-52页 |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 第44-50页 |
·转变经济调节职能 | 第44-46页 |
·引入竞争 | 第45页 |
·有效配置资源 | 第45-46页 |
·完善民航运价形成机制 | 第46页 |
·加强行业监管职能 | 第46-50页 |
·行业监管的内容 | 第47-49页 |
·实现监管所遵循的原则 | 第49-50页 |
·组织机构调整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