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视频监控技术简介及发展趋势 | 第8-11页 |
| ·视频监控技术简介 | 第8-9页 |
| ·国内外监控业务发展的基本状况 | 第9页 |
|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网络监控 | 第9-11页 |
| ·目前IPv6的网络情况及应用前景 | 第11-16页 |
| ·IPv6网络的发展 | 第11页 |
| ·IPv6的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 ·IPv6实验网开展情况 | 第13-14页 |
| ·中国IPv6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平台对IPv6的支持 | 第15页 |
| ·IPv6与视频监控结合的前景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6-17页 |
| 第奚 IPv6协议研究及过渡技术概述 | 第17-29页 |
| ·IPv6协议基础及与IPv4的对比 | 第17-20页 |
| ·IPv6新特性 | 第17-18页 |
| ·IPv6包头结构 | 第18-20页 |
| ·IPv6地址体系结构 | 第20-24页 |
| ·IPv6地址的文本表示方式 | 第20-21页 |
| ·IPv6地址前缀的文本表示 | 第21-22页 |
| ·地址分类 | 第22-24页 |
| ·IPv6路由协议 | 第24-26页 |
| ·IPv6安全机制 | 第26页 |
| ·三类过渡技术 | 第26-27页 |
| ·双协议栈技术 | 第27页 |
| ·隧道技术 | 第27页 |
| ·网络地址转换 | 第27页 |
| ·IPv6网络之间互通技术 | 第27-29页 |
| ·常用的隧道方法 | 第27-28页 |
| ·IPv6隧道类型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流媒体技术及视频方案的选择 | 第29-36页 |
| ·流媒体技术 | 第29-31页 |
| ·流媒体技术原理 | 第29-30页 |
| ·流媒体播放方式 | 第30-31页 |
| ·视频方案 | 第31-34页 |
| ·视频数据的采集 | 第31页 |
| ·视频压缩 | 第31-33页 |
| ·网络视频数据的传输协议 | 第33-34页 |
| ·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致框架及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IPv6视频监控系统及实验室平台的搭建和调试 | 第36-57页 |
| ·IPv6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第36-42页 |
| ·IPv6视监控系统功能结构 | 第36-37页 |
| ·基于IPv6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37-38页 |
| ·基于IPv6的网络视频会议的设计 | 第38-42页 |
| ·实验平台的选择 | 第42-43页 |
| ·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 | 第42页 |
| ·路由平台的选择 | 第42-43页 |
| ·IPv6基础实验设计 | 第43-44页 |
| ·IPv6基础实验过程及分析 | 第44-49页 |
| ·PC机器上IPv6模块的使用 | 第44页 |
| ·路由器的安装与设计 | 第44-48页 |
| ·测试网络连通性 | 第48-49页 |
| ·IPv6下视频监控服务器的建立 | 第49-57页 |
| ·Linux下视频终端的安装及调试 | 第49-51页 |
| ·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器的创建 | 第51-53页 |
| ·Linux下客户端视频环境的搭建 | 第53-54页 |
| ·Windows下客户端视频环境的搭建 | 第54-5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 ·总结 | 第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