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4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及其思想渊源 | 第14-20页 |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14-15页 |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14-15页 |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15页 |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想渊源 | 第15-20页 |
·我国古代救助思想 | 第15-16页 |
·西方国家的救助思想 | 第16-20页 |
第二章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0-24页 |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0-21页 |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比较 | 第24-29页 |
·保障范围 | 第24-25页 |
·保障标准 | 第25-26页 |
·资金筹集 | 第26-27页 |
·法律规范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 第29-35页 |
·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义 | 第29-35页 |
·有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 第29-30页 |
·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 | 第30-31页 |
·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31-32页 |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第32-33页 |
·有利于实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国民待遇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我国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 | 第35-44页 |
·划定统一的保障对象 | 第35-36页 |
·确立保障标准按地区有别而非城乡分割 | 第36-38页 |
·建立统一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38-39页 |
·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 | 第39-44页 |
·最低生活保障立法的原则 | 第40-41页 |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第41-43页 |
·加强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精神福利"供给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