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9-10页 |
·课题的相关背景 | 第10页 |
·本人工作 | 第10-11页 |
·本文结构 | 第11-12页 |
2 人脸检测的关键技术 | 第12-24页 |
·人脸检测技术概述 | 第12页 |
·人脸检测问题的分类及评价标准 | 第12-13页 |
·人脸检测算法 | 第13-16页 |
·肤色建模 | 第16-23页 |
·色彩空间理论 | 第16-19页 |
·色彩空间的选择 | 第19-20页 |
·肤色模型的分类 | 第20-21页 |
·肤色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自适应阈值分割技术 | 第24-32页 |
·阈值化分割原理 | 第24-25页 |
·阈值化分割法的分类 | 第25-31页 |
·直方图双峰法 | 第25-27页 |
·最大类间方差法 | 第27-29页 |
·最大熵阈值分割法 | 第29页 |
·二维熵阈值法 | 第29-31页 |
·遗传算法 | 第31页 |
·课题采用的分割法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比特球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32-35页 |
·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32-33页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5 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35-53页 |
·人脸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38页 |
·人脸检测模块的设计 | 第35-37页 |
·人脸检测模块的实现结果及分析 | 第37-38页 |
·自适应阈值二值分割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41页 |
·基于最大熵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的设计 | 第38-41页 |
·自适应阈值二值分割模块的实现结果 | 第41页 |
·图像实时采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5页 |
·DirectShow 技术简介 | 第41-43页 |
·基于DirectShow 的图像采集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3-45页 |
·图像传输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52页 |
·串口通信技术简介 | 第46-49页 |
·基于第三方类的图像传输模块的实现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