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交往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7-16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第7-8页
 二、问题研究的现状第8-10页
 三、交往理论视域中的高校师生关系研究第10-16页
第一章:高校师生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6-24页
 第一节:高校师生关系概念的界定第16-19页
  一、师生关系第16-18页
  二、高校师生关系第18-19页
 第二节:高校师生关系的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第19-20页
  一、社会关系与高校师生关系第19-20页
  二、信息传播与高校师生关系第20页
  三、人际交往与高校师生关系第20页
  四、教育过程与高校师生关系第20页
 第三节:高校师生关系的结构要素第20-24页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本体关系第21-22页
  二、高校师生关系的外部结构第22-24页
第二章:高校传统师生关系及其背景分析第24-33页
 第一节:高校师生关系的历史分析第24-28页
  一、以人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的高校师生关系第24-25页
  二、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社会的高校师生关系第25-27页
  三、以信息依赖为基础的社会的高校师生关系第27-28页
 第二节: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类型分析第28-33页
  一、"师道尊严"型高校师生关系第28-29页
  二、"知识授受"型高校师生关系第29-33页
第三章: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第33-54页
 第一节: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必要性第33-38页
  一、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第33-37页
  二、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必要性第37-38页
 第二节: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第38-44页
  一、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教育学基础第38-40页
  二、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哲学基础第40-42页
  三、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心理学基础第42-44页
  四、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伦理学基础第44页
 第三节: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建构第44-54页
  一、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第45页
  二、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第45-47页
  三、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第47-50页
  四、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实践原则第50-51页
  五、交往型高校师生关系建构的条件第51-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资料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开发与组网实现
下一篇:金刚石膜在红外透波窗口中的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