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引言 | 第14-15页 |
| ·开关磁阻电动机间接位置检测技术原理 | 第15-16页 |
| ·现有SRD 间接位置间接检测方法的分类及回顾 | 第16-21页 |
| ·被动探测法 | 第16-19页 |
| ·电流波形监测技术 | 第17页 |
| ·模型观测器技术 | 第17-18页 |
| ·磁链/电流法 | 第18页 |
| ·互感电压法 | 第18-19页 |
| ·主动探测法 | 第19-21页 |
| ·非导通相电流波形监测法 | 第19-20页 |
| ·调制技术 | 第20-21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幅度调制法原理 | 第22-32页 |
| ·概述 | 第22页 |
| ·幅度调制法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 ·测试参数的选择 | 第24-31页 |
| ·高频激励下的相绕组模型 | 第25-27页 |
| ·注入测试信号幅值的优化选择 | 第27-28页 |
| ·注入测试信号频率f_S的优化选择 | 第28-29页 |
| ·检测电阻R_S的优化选择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幅度调制法应用于非导通相检测方案 | 第32-49页 |
| ·概述 | 第32页 |
| ·幅度调制法的实现——应用于非导通相检测方案 | 第32-38页 |
| ·隔离选择开关及其控制 | 第32-33页 |
| ·调制和解调电路 | 第33-35页 |
| ·位置信息的提取 | 第35-37页 |
| ·换相综合控制的实现 | 第37-38页 |
| ·基于间接位置检测的SRD 的MATLAB 模型建立 | 第38-47页 |
| ·SRD 的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 ·SRD 本体模型 | 第40-41页 |
| ·相电感模型 | 第40-41页 |
| ·电磁转矩的估算 | 第41页 |
| ·基于间接位置检测的SRD 动态模型 | 第41-44页 |
| ·相绕组子系统模块 | 第42-43页 |
| ·换相子系统模块 | 第43-44页 |
| ·仿真实现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基于测试线圈的开关磁阻电机间接位置检测方案 | 第49-75页 |
| ·概述 | 第49页 |
| ·测试线圈技术 | 第49-52页 |
| ·测试线圈参数的变化 | 第52-56页 |
| ·测试信号频率f_S对测试线圈参数的影响 | 第53-56页 |
| ·主磁路饱和对测试线圈参数的影响 | 第56页 |
| ·测试线圈的互感 | 第56页 |
| ·结合测试线圈技术的幅度调制法 | 第56-60页 |
| ·位置信息的提取 | 第57-59页 |
| ·自起动的实现 | 第59-60页 |
| ·测试线圈法位置检测器的工程实现 | 第60-74页 |
| ·位置检测电路的组成 | 第60-70页 |
| ·信号激励源 | 第60-61页 |
| ·功率放大电路 | 第61-62页 |
| ·调制电路 | 第62-65页 |
| ·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 第65-66页 |
| ·精密半波整流电路 | 第66-67页 |
| ·低通滤波电路 | 第67-69页 |
| ·位置解算电路 | 第69-70页 |
| ·样机实验 | 第70-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 ·本文工作要点 | 第75-76页 |
|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