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裂场地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桥梁抗震在我国防灾减灾中的战略地位 | 第11-14页 |
·桥梁地震一般灾害 | 第14-18页 |
·破裂场地桥梁抗震设计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 第18-24页 |
·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 | 第28-48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土的应力应变特性 | 第29-30页 |
·基于广义虎克定律的线弹性模型及其应用 | 第30-32页 |
·理想弹塑性模型及其应用 | 第32-34页 |
·非线性弹性模型 | 第34-43页 |
·土的动力本构关系的基本特点 | 第43页 |
·土体的粘弹性动力本构模型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西安黄土场地的土性及动力特性测试 | 第48-61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西安黄土场地动力特性及参数测定 | 第4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黄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第61-95页 |
·引言 | 第61页 |
·西安地区黄土地层地质分布 | 第61-64页 |
·场地分层模型的建立 | 第64-67页 |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 第67-70页 |
·黄土场地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 第70-93页 |
·计算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黄土地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 第95-137页 |
·西安地区地裂缝分布状况 | 第95-99页 |
·西安黄土地裂场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99-102页 |
·黄土地裂场地地震时程反应分析 | 第102-133页 |
·计算结果统计与对比 | 第13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六章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 第137-162页 |
·引言 | 第137页 |
·本章的研究目的 | 第137-138页 |
·桥梁动力模型 | 第138-147页 |
·基于EMD的位移漂移的剔除方法 | 第147-152页 |
·算例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 | 第152-157页 |
·实桥算例反应最大值的统计与对比 | 第157-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162-16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2-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163-164页 |
·创新之处 | 第164页 |
·局限及建议 | 第164-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教材 | 第1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 第175-176页 |
致谢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