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4页
第一章 导言第14-27页
 一、问题提出第14-16页
 二、概念界定第16-19页
 三、研究综述第19-24页
 四、研究方法第24-25页
 五、研究框架第25-27页
第二章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产生及现状第27-44页
 一、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产生第27-35页
  (一) 纪律规范:高等学校存在所必需的共同道德第27-29页
  (二) 纪律处分:纪律规范在实践中发生效力的强制措施第29-31页
  (三) 纠纷产生:对纪律处分不服第31-35页
 二、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基本状况第35-38页
  (一) 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总体状况第35-37页
  (二) 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主要类型第37-38页
  (三) 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主要特征第38页
 三、当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主要争议第38-44页
  (一) 处分的标准问题第38-41页
  (二) 处分的程序问题第41-42页
  (三) 不服处分的救济途径问题第42-44页
第三章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处理及困境第44-72页
 一、当前处理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途径第44-52页
  (一) 校内申诉第44-46页
  (二) 行政申诉第46-49页
  (三) 行政复议第49-50页
  (四) 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第50-52页
 二、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的缺陷第52-72页
  (一) 校内申诉制度的不足第52-56页
  (二) 行政申诉制度的不足第56-60页
  (三) 行政复议作为救济途径的问题与障碍第60-62页
  (四) 行政诉讼作为救济途径的问题与障碍第62-69页
  (五) 民事诉讼作为救济途径的问题与障碍第69-72页
第四章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第72-86页
 一、学术界对于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争论第72-74页
  (一) 特别权力关系说第72-73页
  (二) 民事法律关系说第73页
  (三) 行政法律关系说第73-74页
  (四) 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兼有说第74页
 二、对争论的评价及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定位第74-77页
  (一) 对学术界争论的评价第74-75页
  (二) 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定位第75-77页
 三、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行为的性质确认第77-84页
  (一)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权的来源第77-80页
  (二)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行为的性质确认第80-84页
 四、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第84-86页
第五章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的内部机制(上)第86-117页
 一、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标准的完善第87-104页
  (一) 高等学校纪律规范标准的理论前提:秩序与自由的界限第87-89页
  (二) 高等学校纪律规范的范围标准第89-90页
  (三) 高等学校纪律规范的内容标准第90-96页
  (四)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程度标准第96-100页
  (五)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的依据标准第100-104页
 二、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程序的完善第104-109页
  (一) 纪律处分程序完善的理论基础:高等学校管理的公平正义第104页
  (二) 纪律处分制度与程序公正第104-106页
  (三) 程序公正的纪律处分制度设计第106-109页
 三、批判与构建:以《华东师范大学本专科学生违纪处分办法》为例第109-117页
  (一) 纪律处分的目的第109-110页
  (二) 纪律规范的内容第110-111页
  (三) 纪律规范的范围第111-112页
  (四) 纪律处分的程度第112-114页
  (五) 纪律处分的依据第114-115页
  (六) 纪律处分的程序第115-117页
第六章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内部解决机制(下)第117-137页
 四、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申诉权的确立第117-123页
  (一)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申诉权的性质第117-121页
  (二) 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制度的功能和意义第121-123页
 五、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机构的设立第123-131页
  (一) 高校学生申诉委员会与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委员会第123-125页
  (二) 高校申诉委员会及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委员会的性质与法律地位第125-128页
  (三) 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委员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第128-131页
 六、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制度的制定第131-133页
  (一)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制度的内容结构第131页
  (二)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制度的制定程序第131-133页
 七、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申诉制度的运行第133-137页
  (一)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申诉制度的运行原则第133-134页
  (二)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校内申诉程序与外在程序的衔接第134-137页
第七章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的外部机制第137-161页
 一、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与教育行政申诉制度的完善第137-144页
  (一) 教育行政申诉在法律上应该定性为教育行政仲裁第137-139页
  (二) 教育行政部门概念的澄清与纪律处分纠纷教育行政申诉途径的确认第139-140页
  (三)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纪律处分规章及其执行行使教育行政监督权第140-142页
  (四) 制定相关规范保证教育行政申诉的公正实施第142-144页
 二、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与教育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第144-148页
  (一)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解决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途径的确认第144-145页
  (二) 行政复议制度作为解决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机制的完善第145-148页
 三、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与诉讼机制的完善第148-161页
  (一)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与行政诉讼机制的完善第148-154页
  (二) 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解决与民事诉讼机制的完善第154-161页
结语第161-163页
附件第163-181页
 一、论文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和高校规定第163页
 二、论文涉及的其他案例第163-165页
  (一)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第163-164页
  (二) 梁小永诉贵州大学案第164页
  (三) 刘兵诉天津轻工业学院案第164页
  (四) 齐玉苓诉陈晓琪案第164-165页
 三、调查的主要问题第165-166页
  (一) 沈阳地区七所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及纠纷发生和处理状况的调查问题第165页
  (二) 沈阳师范大学被诉案的访谈问题第165-166页
 四、经典案例的主要材料第166-173页
  (一) 司国栋诉沈阳师范大学行政起诉状第166-167页
  (二) 杨亚人诉天津科技大学案行政判决书第167-173页
  (三) 刘璐不服大连外国语学院处分案调查材料第173页
 五、草拟文件第173-181页
  (一) 草拟某某大学纪律处分申诉处理办法第173-178页
  (二) 草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教育行政申诉实施办法第178-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86页
后记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广义Aluthge变换和正交投影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李家峡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