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反射全向视觉系统理论研究及优化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 第8-12页 |
·多图像拼接系统 | 第9-11页 |
·鱼眼镜头系统 | 第11页 |
·折反射系统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3页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全向视觉中的相关知识和理论问题 | 第15-25页 |
·光学系统知识 | 第15-18页 |
·透视投影- 针孔成像原理 | 第15-17页 |
·摄像机的畸变 | 第17-18页 |
·摄像机的参数标定 | 第18页 |
·摄像机的光学参数及相互关系 | 第18-22页 |
·CCD 靶面 | 第18-19页 |
·焦距 | 第19-20页 |
·视场角 | 第20页 |
·焦深 | 第20页 |
·F 值 | 第20-21页 |
·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 | 第21页 |
·变焦距镜头 | 第21页 |
·C 接口和CS 接口 | 第21-22页 |
·单一视点约束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单摄像机-单反射镜折反射系统 | 第25-37页 |
·折反射系统的优点 | 第25页 |
·标准二次曲面反射镜 | 第25-35页 |
·平面镜 | 第26-27页 |
·锥面镜 | 第27-28页 |
·球面镜 | 第28-30页 |
·椭圆面反射镜 | 第30-31页 |
·双曲面反射镜 | 第31-32页 |
·抛物面反射镜 | 第32-34页 |
·单摄像机-双反射镜系统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特别设计的反射镜 | 第35-36页 |
·单一视点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球面镜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37-52页 |
·总体思想——如何选择球面镜系统 | 第37页 |
·球面镜系统设计的理论框架 | 第37-41页 |
·系统的原理 | 第37页 |
·投影模型-摄像机坐标系下的对应关系 | 第37-39页 |
·投影模型续-点P 到像点p 的投影 | 第39页 |
·系统的最大垂直视场角 | 第39-41页 |
·误差估计 | 第41页 |
·参数设计举例 | 第41页 |
·全向图像的处理 | 第41-48页 |
·图像中心与半径的获取 | 第41-43页 |
·图像的展开算法初探 | 第43-46页 |
·最终的图像展开算法 | 第46页 |
·建立对照表 | 第46-47页 |
·后期处理方式举例 | 第47-48页 |
·选型与系统搭建 | 第48-52页 |
·完整的球面镜系统 | 第48页 |
·球面反射镜的获得 | 第48-49页 |
·反射镜的技术参数 | 第49页 |
·摄像机的选择 | 第49页 |
·系统的支承 | 第49-50页 |
·图像的采集和处理系统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实验系统的搭建及实验分析 | 第52-62页 |
·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52-54页 |
·反射镜 | 第52页 |
·摄像机 | 第52-53页 |
·镜头 | 第53页 |
·系统搭建 | 第53-54页 |
·实验的准备阶段 | 第54-57页 |
·系统的安装以及调试 | 第54-55页 |
·摄像机的标定 | 第55-57页 |
·全向图像的展开 | 第57-58页 |
·实验-确定图像中某像点在场景中的对应点 | 第58-62页 |
·实验系统的模型 | 第58-59页 |
·验证对应关系 | 第59-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总结 | 第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的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