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机械手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 远程监测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机械手系统的构成与设计 | 第13-23页 |
2-1 机械手系统的构成 | 第13-14页 |
2-2 机械手手爪的设计 | 第14-16页 |
2-2-1 本设计机械手手爪满足的条件 | 第14-15页 |
2-2-2 机械手手爪的材料 | 第15-16页 |
2-2-3 机械手手爪的支撑力计算 | 第16页 |
2-3 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 | 第16-17页 |
2-4 驱动器件的选择 | 第17-22页 |
2-4-1 气缸的选择 | 第17-20页 |
2-4-2 电机的选择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机械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23-36页 |
3-1 三维软件UG的介绍 | 第23页 |
3-2 基于UG的三维建模 | 第23-27页 |
3-3 仿真软件ADAMS的介绍 | 第27页 |
3-4 ADAMS中三维实体模型的导入 | 第27-29页 |
3-5 机械手系统ADAMS运动学仿真 | 第29-35页 |
3-5-1 建立虚拟样机的步骤 | 第29-33页 |
3-5-2 电镀机械手系统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机械手的 PLC控制设计 | 第36-44页 |
4-1 PLC的基本结构 | 第36-37页 |
4-2 PLC的工作原理 | 第37页 |
4-3 PLC的特点及应用 | 第37-38页 |
4-4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 | 第38-40页 |
4-4-1 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 | 第40页 |
4-4-2 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 第40页 |
4-4-3 选择PLC | 第40页 |
4-4-4 分配I/0 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 | 第40页 |
4-4-5 画梯形图 | 第40页 |
4-4-6 编制程序 | 第40页 |
4-4-7 调试程序 | 第40页 |
4-4-8 保存程序 | 第40页 |
4-5 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 | 第40-43页 |
4-5-1 实验设备及设计目的 | 第40-41页 |
4-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页 |
4-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机械手系统的远程监测的相关介绍 | 第44-54页 |
5-1 远程监测过程中应用到的软件介绍 | 第44-45页 |
5-1-1 3DS MAX软件的介绍 | 第44页 |
5-1-2 VRP软件的介绍 | 第44-45页 |
5-1-3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 第45页 |
5-2 Max-for-VRP导出过程 | 第45-50页 |
5-2-1 模型由UG软件导入3DS MAX软件过程 | 第45-46页 |
5-2-2 模型由3DS MAX软件导入VRP软件的过程 | 第46-50页 |
5-3 VRP与Access数据库的连接的创建 | 第50-53页 |
5-3-1 数据库插件的开启 | 第50-51页 |
5-3-2 数据库插件的功能标签的介绍 | 第51页 |
5-3-3 连接Access数据库的步骤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基于Access数据库技术的远程数据采集开发 | 第54-72页 |
6-1 设计原理及实施方案 | 第54-55页 |
6-1-1 设计原理 | 第54页 |
6-1-2 实施方案 | 第54-55页 |
6-2 VC++环境下PC与PLC串行通讯 | 第55-64页 |
6-2-1 PC机与PLC的通讯格式 | 第55-57页 |
6-2-2 建立应用程序工程 | 第57-60页 |
6-2-3 初始化串口 | 第60-61页 |
6-2-4 添加串口事件消息处理函数OnComm() | 第61-62页 |
6-2-5 编写帧校验函数 | 第62-63页 |
6-2-6 串口发送函数 | 第63页 |
6-2-7 串口接收函数 | 第63-64页 |
6-2-8 串口通讯界面的设计 | 第64页 |
6-3 ADO技术简介 | 第64-66页 |
6-3-1 数据库访问技术简介 | 第64-65页 |
6-3-2 基于ADO技术的数据库的访问 | 第65-66页 |
6-4 ADO与Access数据库的连接 | 第66-68页 |
6-5 Access数据库与VRP场景模型建立关联 | 第68-71页 |
6-5-1 关联数据库操作 | 第68-70页 |
6-5-2 搜索查询 | 第70-71页 |
6-5-3 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结论 | 第72-73页 |
7-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