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应用领域 | 第9-12页 |
·在全固态和全塑电池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在高性能电解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10页 |
·在化学敏感器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10页 |
·在分子器件方面的应用 | 第10-11页 |
·在新型电显示器件方面的应用 | 第11-12页 |
·聚合物电解质概述 | 第12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概念 | 第12-13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优点和要求 | 第13-14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 | 第14-16页 |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 第14-15页 |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Gel Polymer Electrolyte) | 第15页 |
·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composite Polymerel ectrolytes CPE) | 第15-16页 |
·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性能的改进途径 | 第16-22页 |
·添加盐的影响 | 第16-17页 |
·聚合物基体的影响 | 第17-20页 |
·增塑剂的影响 | 第20页 |
·无机填料的影响 | 第20-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设想 | 第22-24页 |
2 基本理论与表征方法 | 第24-33页 |
·Williamson合成法 | 第24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 | 第24-26页 |
·品体空位扩散模型 | 第25页 |
·自由体积模型(free volume theory) | 第25-26页 |
·离子电导率的测定 | 第26-29页 |
·测试电极的种类 | 第26页 |
·电导率测量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 | 第26-28页 |
·电导率的测量方法 | 第28-29页 |
·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29页 |
·拉曼光谱的测定 | 第29-30页 |
·核磁共振光谱的测定 | 第30页 |
·X衍射的测定 | 第30-31页 |
·可见光透过率的测定 | 第31页 |
·正交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 第31-32页 |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2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32-33页 |
3 以嵌段聚合物为基质的凝胶电解质研究 | 第33-48页 |
·实验原料及预处理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嵌段聚合物的制备 | 第34页 |
·固体电解质的制备 | 第34-36页 |
·制备方法 | 第34-35页 |
·正交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35页 |
·正交实验的结果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PEG最优量的选择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第37页 |
·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的~1H-MR分析 | 第37-38页 |
·聚氧乙烯多嵌段聚合物的XRD图 | 第38页 |
·凝胶电解质中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 第38-40页 |
·最优化组成的电解质的室温交流阻抗谱 | 第40页 |
·最优化组成的电解质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 第40-42页 |
·固体电解质的红外分析 | 第42-43页 |
·最优化固体电解质的拉曼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最优化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透射光谱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本章部分附图 | 第45-48页 |
4 以二元共混聚合物为基质的凝胶电解质研究 | 第48-65页 |
·实验原料及预处理 | 第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第48-49页 |
·嵌段聚合物和 PMMA共混比例的选择 | 第48-49页 |
·电解液的配制 | 第49页 |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61页 |
·铿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铿盐浓度对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无机填料对共混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影响 | 第51-55页 |
·凝胶电解质的红外分析 | 第55-57页 |
·固体电解质的X衍射分析 | 第57-58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8-59页 |
·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LiClO_4、NaClO_4室温电导率的比较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本章部分附图 | 第62-65页 |
5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