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20页 |
(一) 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9-12页 |
(二) 研究缘起 | 第12-14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五)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8-19页 |
(六) 研究新意 | 第19-20页 |
第一部分 新中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 | 第20-38页 |
一、新中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程 | 第20-34页 |
(一) 教育督导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 | 第21-23页 |
(二) 教育督导队伍建立和发展的历程 | 第23-26页 |
(三) 教育督导法规建立和发展的历程 | 第26-29页 |
(四) 教育督导实践的开展历程 | 第29-34页 |
二、新中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启示 | 第34-38页 |
(一) 建立和健全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教育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第34-35页 |
(二) 加强自身建设是新中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和发展的保障 | 第35页 |
(三) 积极开展教育督导实践是新中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 第35-36页 |
(四) 建立有地方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是我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的未来走向和必然趋势 | 第36页 |
(五) 与时俱进是新中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显著特点 | 第36-38页 |
第二部分 我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第38-50页 |
一、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8-40页 |
二、教育督导法规建设严重滞后且极不均衡 | 第40-42页 |
三、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不统一且独立性差 | 第42-44页 |
四、督学结构不合理 | 第44-46页 |
五、过分强调教育督导的监督职能 | 第46-48页 |
六、过分强调鉴定性评价 | 第48-50页 |
第三部分 我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和发展的理性思考 | 第50-61页 |
一、我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督导制度 | 第50-54页 |
(一) “以人为本”的教育督导制度的涵义 | 第51-53页 |
(二) 建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督导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 第53-54页 |
二、我国省级教育督导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4-61页 |
(一) 树立教育督导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 第54-55页 |
(二) 大力推进教育督导法规建设进程 | 第55-56页 |
(三) 建立名至实归的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 | 第56页 |
(四) 实行督学专业化 | 第56-57页 |
(五) 从督政和督学并重逐步向以督学为主兼顾督政格局过渡 | 第57-58页 |
(六) 从以鉴定型评价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 第58-59页 |
(七) 坚持教育督导工作的创新精神 | 第59-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关于湖南省教育督导制度的调查问卷 | 第67-71页 |
后记 | 第71页 |